脾胃不好的人,一抓一大把。而调养脾胃,方法多数也是告诉大家多吃点什么、买点什么中成药、或者配个什么养生食疗方。
其实脾胃出问题,很多时候是因为口味偏好、贪嘴犯馋,或者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吃了太多脾胃不喜欢的东西。日积月累,嘴巴是满足了,但脾胃也跟着受伤了。
下面说的这七类食物,想把脾胃养好的人都应该知道。它们看似美味,却可能是伤害你脾胃的元凶,也可能是你在调养脾胃这条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7类食物,乱吃就是摧残脾胃
《*帝内经》说「食饮有节」,是养护脾胃的最重要原则。
「有节」既是要求我们三餐规律、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饥一顿饱一顿,也是要求我们对于某些脾胃不太欢迎的东西摄入要克制,比如我们常讲的生冷黏滞、肥甘厚味:
生
指未经加热烹饪的食物,如鱼生、生腌、刺身、冷沙拉、凉拌菜、加了生海鲜的寿司等。
此类食物入口的温度偏低,容易抑制脾胃功能,同时也在暗地里损耗着脾胃的阳气。有的人吃完这些东西,或者长时间吃,免不了会消化变差、拉肚子/大便不成型、肚子怕凉、总是肚子疼。
而且,这类食物相比热食而言更难消化,稍不注意就会诱发脾胃积滞。脾胃堵上了,不仅影响正常功能,还容易生出痰湿和邪火,给整个身体拖后腿。
折中的办法
采用焯水/白灼、水油煎、烘烤、微波炉加热等方式,再加些黑胡椒、芥末酱之类的
把蔬菜用炝拌的方式烹调,也可以煮了之后配蘸水吃
吃海鲜类生食时,要配上芥末、紫苏、姜、热*酒等辛温发散等东西平衡寒性,但脾胃拉胯的人最好一口都别碰
冷
①指入口温度低于体温的食物,比如冰镇西瓜、凉饮料、雪糕、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食物等;
②指性质偏寒凉的东西,比如火龙果、猕猴桃、草莓、梨、柿子、香蕉、圣女果、椰子水、西瓜、香瓜、*瓜、苦瓜等。
当下因为脾胃阳气受伤、寒湿内聚而出现的各类病症越来越多,最不能忽视的因素之一,就是贪食上面列举的两类寒凉食物。
像水果这个东西,不是说完全不好,一棍子打死太不客观了。它确实可以把饮食结构填充得更完整,为人体提供维生素、纤维素、微量元素,帮助消化,胃有实火、热盛津伤、阴虚火旺的人适量吃一些,也能调整身体的状态。
但如果不管不顾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仅仅为了追求所谓的「营养」,或者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把脾胃吃伤吃坏,那可真有点得不偿失了……
折中的办法
吃水果时,可以蘸辣椒盐、陈皮肉桂粉、梅子粉等佐料平衡偏性、帮助脾胃运化
香蕉、圣女果这类东西,可以用烤箱烤了之后再吃
把水果煮成甜汤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配少许陈皮和姜片,口感更清爽
吃寒凉的水果感觉肚子不舒服时,可以用丁香煮水或泡茶来化解
黏
①指粽子、汤圆、八宝饭、黏豆包、驴打滚等等主要以糯米/*黏米为原料的「黏食」;
②指性质比较黏腻的滋补之物,如阿胶、鹿胶、海参、花胶、熟地等。
这两类东西,真的需要非常强大的脾胃才能充分搞定,因为它们相比日常的饭食来说,真的不太容易被消化吸收,一不留神就把脾胃给堵上了。
如果仅仅是肚子憋胀、痰变得又多又黏、打嗝放屁多、舌苔变厚可能还算轻的,有的人误吃了这些东西之后,是痰浊+邪火一块给身体捣乱,处理起来也是相当头疼。
吃过阿胶的人可以想想看,本来想着是补气血、调气色,但越吃越发现自己脸色差、胃口也差、还容易上火?
折中的办法
不太好讲,消化能力差、舌苔本来就厚/有齿痕、大便黏、肥胖水肿的人最好还是先远离它们吧。
滞
很容易引起滞气、打嗝、胀肚、反酸的食物,比如红薯、芋头、南瓜、土豆、栗子、粗粮杂豆、死面饼、硬面条等。
上述食物,多数可能是某些人推崇的养脾胃之物。不能忽略的是,薯类和粗粮杂豆虽然在客观成分上对身体「特别好」,但因为其中的淀粉和粗纤维含量较多。
不顾自身情况胡吃乱吃,不得其养,反遭其害。
如果消化特别差、本身积食、总是打嗝反酸,或者本来有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问题的人,十分不建议食用这类食物。
折中的办法
通过发酵的方式让它们变得好消化一些,比如:
薯类和粗粮杂豆类可以粗粮细做,磨粉之后放入酵母发一发,然后蒸馒头、烤面包、做饼等
尽量吃发面的食物(白面馒头、发面饼、发面包子等),面条不要为了追求口感而太硬、太粗
害怕反酸,可以在和面、煮粥时加适量的食用碱
肥
意为肥美滋腻。不仅指我们常规意义上的肥肉、内脏、动物头蹄,还包括:
①油炸、煎烤的食物,不限于油条、炸糕、炸鸡、烤串等;
②含油脂高的食物,比如种子类的坚果;
③动物蛋白或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比如阿胶、鹿胶、海参、鲍鱼、花胶、蹄筋、牛奶等。
这类食物,真的是积食、痰湿和脾胃阴虚的「战略合作伙伴」。
脾胃不好的人一贪嘴,就容易引发或加重这些问题;而经常抱着这些东西不撒手的人,又非常容易被这些问题给缠住不放。
折中的办法
没什么好说的,舌苔厚腻、舌有齿痕、舌面有裂纹的人,血压、血糖、血脂、尿酸都高的人,皮肤爱出油的人,大便粘马桶的人,嗓子里总有痰的人,扁桃体肥大的人,尤其要躲远点。
即使不存在这些问题,也应当浅尝辄止。
甘
特指在加工过程中额外添加糖、代糖或甜味剂的食物,比如各种点心、巧克力、糖果、果汁、汽水、奶茶等。
甘甜之味入脾胃,适量摄入可以起到补益的作用,也能缓和身体紧张、拘束的状态,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
一旦让过量的甜食与身体发生交互,反而会伤到脾胃,刺激脾胃的功能亢进,耗伤脾胃阴津,助生虚火,使食欲出现不合理的增长。
另外,吃甜过度,同样会助生痰湿,还会抑制肾的正常功能。
折中的办法
喜欢吃甜,可以通过麦芽糖、*冰糖、红糖/黑糖、蜂蜜等天然糖来满足需求,但要控制摄入量
警惕食物中的添加糖,尤其避开添加了果葡糖浆、玉米糖浆的食物
代糖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糖,但也不能放任自己去吃
厚味
指食物调味过重。自家做饭也好,在外面吃东西也罢,总会有人嫌「嘴淡」「不够味」而吃得过甜、过辣、过咸、过酸、过油……同时也包括放太多味精、鸡精或其他增香增味调料的「过鲜」。
长期重口味,容易把身体对于味道的期待值无限拉高,掉进恶性循环,接着就导致脏腑失衡、脾胃精气耗伤,难免会出现食欲更差、身体更燥、消化更弱、痰湿更多、口臭更重、气色更差等等问题……
总的来说,「节制」也好,「忌口」也罢,意思并不是一棍子打死、完全不能吃,而是让大家根据自己各自的体质,分情况去决定吃不吃、吃多少、吃多久。
也有人会纠结,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到底怎么吃才能把脾胃养护好呢?
脾胃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
上面已经说了,甘味入脾胃,适量摄入就可以得到补养。
古人对于「甘」的定位,其实是那种来自食物本身、未经过多调料和烹饪手法修饰的素淡和清甜,即「甘淡之味」,这是可以每顿饭都享用的味道,也是调养脾胃可以时时借助的途径。
咬一口馒头、吃一口米饭,细细咀嚼后,嘴巴能感受到的那种清甜,就是对「甘淡」的最好诠释。
我们熟悉的铁棍山药、莲子、芡实、粳米、小米、茯苓、藕粉等等食物,之所以能够调养脾胃,不仅因为它们各自的功效,更是因为本身具有的「甘淡之味」,能够温和而持久地呵护脾胃。
《内经》说「口和而知五味」,但现在太多的人却偏偏出现了「口不和」的状态:
只知咸鲜、辛辣、酸涩、苦,以及比较明显的甜味,而不能从「甘淡」之中体会到食物的本味,最终把脾胃也引到了「不和」的状态里,身体跟着就「不和」了。
现在很多人都特别忙,或者因为条件所限、不方便去实践太复杂的方子or食谱,这里给大家推荐两个性质相对平和、适用性广的糕点,拿来调养脾胃再合适不过:
茯渭糕这种小糕点,软软糯糯的,有种淡淡的甘甜口感。除了山药,薏米,莲子和茯苓以外,还添加了许多果实,比如白扁豆,芡实,山楂,红枣等,营养十分丰富。
芡实也是健脾的,补中益气,山楂是化积的,人参补虚,再搭配糯米粉,制成糕点,所有的食材都是经过破壁打粉的,里面的营养能悉数释放出来,用亚麻籽油和麦芽糖来调和味道,低脂更健康,注意这款糕,咱们控糖的朋友不要吃哦。
糕点软软糯糯的,小巧可爱,一口一个,糯叽叽的,每一块都是独立的包装,干净卫生,平时携带也方便,开袋即食更省事。
很适合我们平时繁忙,经常凑合吃饭的朋友,这个糕点对脾胃养护很有帮助。
都是天然的食材加工制成,不含防腐剂,很健康,因为里面含有人参,故此14岁以下的小朋友不宜食用哦。
如果经常积食腹胀我们也可以在家中备上几盒这种用焦鸡内金做的鸡内金山药饼。
过去人吃撑了积食,会用这种土方法。加上一味焦鸡内金,也就是炒熟的鸡内金。
碾碎了放在饭菜里,与饭菜一同吃下,因为炒鸡内金健胃化积食的,可以帮我们把脾胃积留的残食给清清掉,土鸡内金,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利用来化内积。
这种鸡胗中*色的薄膜,是帮助鸡消化一些谷物,虫子,石子,沙粒的主力*,炒熟之后可以减少其腥苦味道
鸡内金山药饼配料有土鸡内金,山药,茯苓,芝麻,面粉和食盐,除此以外没有杂七杂八的添加剂,也不含糖,吃的都是面饼和芝麻的焦香,酥酥脆脆的,一口咬下还掉渣,把鸡内金腥苦的味道都给遮盖住了。
里面的山药是健脾养胃的,茯苓又有祛湿化浊的作用,芝麻滋补气血,这几种对于脾胃的养护也有帮助,酥脆轻薄的鸡内金饼越嚼越香,连小朋友都喜欢吃。
每一片都是独立小包装,干净卫生,方便携带,无论是居家还是出门在外,都可以随时随地养护脾胃,尤其是现在情况特殊,多囤一些这样养护脾胃的小零食,以备不时之需非常有必要。
在调养脾胃的过程中,真心希望大家在做「应该吃什么」的「加法」同时,更要把「不应该吃什么」「少吃什么」的「减法」同时注意到。
不然的话,要么是正负相抵、白费力气;要么平时作息再差点、思虑再重点、人再懒点、饮食习惯再差点,脾胃乃至整个身体的状态,真的是只有更差、没有最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