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长期食欲不振或一吃饭就腹胀,是你脾气虚
TUhjnbcbe - 2021/8/10 0:25:00

脾气虚证:脾气亏虚,运化功能低下,气血化生乏源所表现的腹胀,便溏,食欲不振,面色萎*等症状。

长期食欲不振、或一吃饭就腹胀,是你脾气虚了,如何改善?

1、脘腹胀满,食后更为明显。

2、吃饭不香,甚至不思饮食。

3、大便稀溏不成形,精神不振,形体消瘦。

4、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发*或者发白。

5、肢体浮肿,舌苔发白。

总之,婴幼儿脾气虚,多表现为消化不良、呕吐、腹胀、身体消瘦、面色发*。年老体弱或者大病久病脾气虚者,多表现为身体沉重、四肢无力、倦怠嗜卧、消瘦乏力、语声低微、面色发*。

长期食欲不振、或一吃饭就腹胀,是你脾气虚了,如何改善?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不节,饥饱不调,或思虑劳倦,则易损伤脾气,诚如《内外伤辨惑论》所云:“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

或年老体弱,脏气虚衰,或慢性疾患,消耗脾气,均可导致脾气不足证。故《外科正宗》说:“善养生者,节饮食,调寒暑,戒喜怒,省劳役,此则不损其脾胃也,如不然,则精神气血由此而日亏,脏腑经络由此而日损,肌肉形体由此而日削,所谓调理一失,百病生焉。”

长期食欲不振、或一吃饭就腹胀,是你脾气虚了,如何改善?

脾位于中焦,与胃互为表里,主运化水谷,吸收精微,输布水津,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古人对脾之消化功能,认识到“脾之所以消磨水谷者,非为磨之能砻,杵之能春也,以气吸之,而食物不坠焉耳!食物入胃,有气有质,质欲下达,气欲上行,与胃气熏蒸,气质之去留各半,得脾气一吸,则胃气有助,食物之精得以尽留,至其有质无气,乃纵之使去,幽门开而糟粕弃矣”(《医述》引《医参》)。

因此,脾气亏虚,运化水谷、吸收精微的功能减弱,则病证百出。“故东垣以脾胃为人之主,脾胃和一疾不生,亏则百病生焉。”脾既能运化水谷,又能吸收、输布、排泄水液,与肺、肾一道维持体内水液的代谢平衡。脾虚则运化水液的功能失调,则水湿内停,水肿、痰饮之证作矣。

因此《明医指掌》云:“论:人借水谷以生,谷赖脾土以化。若脾土虚,则不能制水,故传化失常,肾水泛溢反得以渍脾土,于是三焦停滞,经络壅塞,渗于皮肤,注于肌肉,而发浮肿。”

长期食欲不振、或一吃饭就腹胀,是你脾气虚了,如何改善?

《读医随笔》认为“痰则无论为燥痰,为湿痰,皆由于脾气之不足,不能健运而成者也。盖水谷精微,由脾气传化达于肌肉而为血,以润其枯燥,达于筋骨而为液,以利其屈伸。今脾气不足,土不生金,膻中怯弱,则力不能达于肌肉,而停于肠胃,蕴而成痰矣。”

因此,脾气亏虚,则运化功能减退,升降失职,清浊不分,水谷不化,精微不布,聚湿成痰成饮。脾主统摄血液,有维持血液在脉道中正常运行而不至溢出脉外。若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血失统摄,则血溢脉外,出血部位,多为下部,表现为便血、崩漏、肌衄等,血色浅淡。

脾主升,其气上升既可对各脏器有固摄作用,又能统摄血液正常运行。若脾气亏虚,中气下陷,托举固定脏器的功能减退,则脏器下垂,而出现胃下垂,子宫下垂,直肠脱垂等。

长期食欲不振、或一吃饭就腹胀,是你脾气虚了,如何改善?

若脾胃亏虚,日久不复,气血生化枯竭,则肌肉消瘦,血气亏虚。

《张氏医通》认为:“内伤劳倦,及久病之后,用补中益气理脾为主;理脾则百病不生;不理脾则诸病续起。久之乃入于胃也。”

所以,对于脾气虚证,调理宜健脾和胃,补益中气。

长期食欲不振、或一吃饭就腹胀,是你脾气虚了,如何改善?

1、保持精神愉快,避免过度疲劳、忧愁、悲伤。恐怖、紧张情绪和其他因素,引起的精神上的创伤。

2、饭前少用脑,吃饭要专心,饭后稍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必要时经常在腹部戴一块棉肚兜。夏季亦不可贪凉露宿。

4、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适当地作内养气功,保健操和太极拳。

5、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学会合理减压。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眼睛干涩、视物模糊,中医3个方子从肝治心,藏神!睡不着,就是心火亢盛、阴血不足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老中医帮您开方暖阳气、散寒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期食欲不振或一吃饭就腹胀,是你脾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