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专家对新冠肺炎治疗的看法及案例汇总
TUhjnbcbe - 2021/7/15 16:57:00

新冠肺炎自爆发以来,众多中医师遵循辨证论治的思路,在疫情治疗与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发病迅速,传染性强,属于疫病范畴。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疫者,感天行之疠气也”,疫是自然界疫疠之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帝内经》的《素问·刺法论》中也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避其*气,天牝从来。”

目前流传在各地的中药防治方药多种多样,大家中医特意对此进行搜集,整合了六位国医大师的诊疗分享与意见。

熊继柏

熊继柏教授结合伤寒与温病对疫情进行了分析:根据新冠肺炎的特点,属中医疫病的范畴,病因为疫疠*气,病邪性质为温热浊*,病位在肺,可影响胃肠。按照辨证施治的总原则,分四期论治。

一.初热期

温邪犯肺

症状:发热微恶寒(需注意,伤寒是恶寒重发热轻,温热病是发热重恶寒轻,一开始发热往往都有38度左右,有的甚至39度),干咳,少痰,咽干,咽痛,舌红,苔薄白,脉浮或浮数,这是温邪犯表的表证现象。

治法:宣肺透邪。

吴鞠通讲:“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邪在上焦外感初期的病,要用轻清宣透的方法,不要用重剂,一开始用重剂那是不适合的,动不动就是麻*,石膏,大*,这就不合适了。必须用轻清宣透。

推荐方药:桑菊饮和银翘散。

如果有口苦,呕逆又恶寒发热,为邪犯少阳,可合用小柴胡汤或小柴胡汤合桑菊饮。

咳嗽微喘

症状:以咳嗽为主,发热已解或不重,胸闷,咳痰,咯痰不爽,咽喉痒,兼食量差,大便不溏或大便溏等,脉滑或者是浮滑,舌苔薄白或薄*。

治法:主宣发肃降,驱邪以出路。

推荐方药:程钟龄的止嗽散加桑贝散(止嗽散没有平喘作用,所以要加桑贝散,避免喘促加重),也可用杏苏散。

若舌苔*腻、胸闷、吐*浊痰,为郁热伤肺,痰热结聚胸膈,张仲景小陷胸汤是最为合适。小陷胸汤内有一味药是瓜蒌实,其实瓜蒌皮是最合适的,作用都是宽胸利膈化痰浊。

但有一个副作用,因为它含大量油脂,吃后大便溏泻,在用瓜蒌实、瓜蒌壳时,有人一开就是30克、20克,病人吃后会拉肚子很严重。所以不要乱用药,扶正要固本,祛邪要扶正,一定要考虑药的副作用。

邪犯胃肠

症状:纳差,大便溏,恶心欲呕,可兼见腹胀,疲乏,或薄*苔,或*腻苔。

治法:清热化浊,理气健脾。

推荐方药:王孟英的王氏连朴饮,《医原》里面的藿朴夏苓汤。

王氏连朴饮,*连、厚朴是君药,里面还有栀子豉汤、法半夏、菖蒲和芦根。栀子豉汤治疗热扰胸膈,《伤寒论》中讲病人大便旧微溏者,不可用栀子豉汤,所以方中的栀子豉汤可以去掉。藿朴夏苓汤的藿香和王氏连朴饮中的菖蒲是去浊的,藿朴夏苓汤重点是化浊利湿,治疗大便溏泻,一旦症状控制就不需多用。

二.重症期

邪热壅肺

症状:发热咳嗽,气喘口渴,胸闷,吐*痰,脉滑数。

推荐方药:麻杏石甘汤。

《伤寒论》讲发汗后或者下后,有的是无汗而喘,有的是汗出而喘,无大热,麻杏石甘汤主之。无大热,前提是汗后或者下后,对于高热、气喘这种病*性肺炎症,石膏最少要用到麻*的4倍或者5倍。同时需注意麻*要先煎去其沫,去掉辛燥之气,防止病人发生虚脱。也可用炙麻*、蜂蜜炙,缓解辛燥之气。

疫*闭肺

症状:高热、咳嗽、吐*痰、胸闷、气促。

其中有一个更重要的症状,就是便秘和腹胀,这个时候舌苔往往是*腻苔或者*燥苔,脉象也是滑数。

治法:通泻腑气,表里同治。

推荐方药:吴鞠通的宣白承气汤。

《温病条辨》:“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右寸实大是指肺脉实大,表面上是肺热壅盛,而暗中有一个腑气不通,所以此时通腑就可以泄热,这叫表里同治。需注意,服用宣白承气汤只要大便一通,喘促一降,高热一退便可停药。

三.危重期

内热炽盛

症状:神昏烦躁,胸腹灼热,逆冷,舌质红绛或苔*或苔燥,脉数或芤脉或促脉。

治法:固脱开闭,固肺气,固肺津,泄肺热。

推荐方药:用生脉散,固肺气,救肺津;用三石汤,清热化浊解*。

《温病条辨》吴鞠通:“汗多,脉散大,喘喝欲脱者,生脉散主之。”汗多,大汗淋漓,脉散大,就是大而芤的脉,喘喝欲脱不就讲的呼吸衰竭吗?用生脉散,固肺气,救肺津,属于固脱。

新型肺炎的热邪很重,凡是危重期,就是高热气喘,高热与气喘是并进的,有的虽然没那么高热,但热邪阻于肺部,阻于胸膈,所以这个时候热邪深重,必须清热,因此要用三石汤(出自吴鞠通的《温病条辨》)。

有一个救急的方叫紫雪丹,三石汤是紫雪丹中的主药,滑石,石膏,寒水石,吴鞠通讲:“暑温蔓延三焦,邪在气分者,三石汤主之”。重点是清三焦暑热,滑石、杏仁、通草是化浊的,金银花是解*的,所以有清热化浊解*三个作用,因此可用三石汤。方中滑石、石膏、寒水石的分量都要用的比较重,一般要用20克左右。

若出现昏迷须配服安宫牛*丸,没有昏迷,绝不能用安宫牛*丸。用的时候也要注意,大人一天一丸,小孩不能吃一丸,因为里面有一些劫伐的药,比如冰片,比如麝香,比如牛*,这都是劫伤元气的药,要注意一点,用药不要过度。

阴竭阳脱

症状:手足厥冷,全身出冷汗,体温下降。精神极度萎靡,神识淡漠,舌色晦暗,脉微细。

治法:温阳固脱。

推荐方药:参附汤加龙骨牡蛎,即参附龙牡汤,固气脱。

需注意,如果尚有热邪不能用,以津脱为主的不能用,一定是阳脱气脱才可用。抓住体温下降、脉象微细、舌淡紫这些特点,才能用参附龙牡汤。

四.恢复期

肺胃津亏

症状:口干食少,疲乏,舌红少苔,可见舌上干燥。

治法:滋养肺阴胃阴。

推荐方药:沙参麦冬汤。

滋养肺胃阴虚,促进饮食,解除余热。叶天士的叶氏养胃汤:沙参、麦冬、玉竹、扁豆、桑叶、甘草,六味药,吴鞠通加了一味药花粉就变成沙参麦冬汤了。

脾肺气虚

治法:培土生金,先补脾后益肺气。

推荐方药:刘河间的*芪四君子汤加陈皮、法夏,或*芪六君子汤,也即六君子加*芪。

一补脾肺二补气虚,这样就恢复得很快。

在治疗方案里面,熊继柏教授主要拟定这四期的方案,并强调有些病人因为体质的差异,有些地方因为局部地理气候的关系,或者是生活习惯,或者有些人素有什么痼疾,在病变表现过程中会有一些不同,提醒大家要随证施治,总而言之要辨证施治。

周仲英

周仲瑛主任指导南医院的防治工作,他认为,本次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属于“瘟*上受”,基本病机是“湿困表里,肺胃同病,如遇素体肺有伏热者,则易邪*内陷,变生厥脱”。

周主任主张组方思路以表里双解,汗、和、清、下四法联用为主。

在中医看来,瘟疫的防护包括扶正与祛邪两个方面,《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气。”可见,古人面对瘟疫,强调防重于治。

周主任强调,普通大众防疫要在提高“正气”上下功夫,如调畅情志、顺应四时、饮食有节、动静有度,平时也可通过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保健功法开展日常适度锻炼。

他还推荐了“芳香辟秽、化浊解*”的香囊方,以及针对有潜在接触史人群的清养肺气、轻清透达的茶饮方。

王永炎

王永炎院士根据武汉年下半年的气候学特点及本次疫病的症状表现,认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寒疫”范畴,主要病位在肺,其次病位在表卫、脾胃;病因是伏燥在先,寒或湿寒居后,而气候失时,燥热湿寒的时空环境产生的疫*邪气错综其中,与伏燥和寒邪或湿寒邪气夹杂而居于首要地位。

主要病机为疫*湿寒与伏燥搏结,壅塞肺胸,损伤正气,导致气机痹阻,升降失常,元气虚衰。病机特点为*、燥、湿、寒、虚、瘀。

由于年12月16日以后至今,武汉的气候主要以湿寒为主,故根据其病邪特点,分为初期、中期、危重期、恢复期进行辨证论治。提出首要治法为辟秽解*,谨守病机,随证治之,同时及时运用活血化瘀、通腑攻下和补益正气等方法,起到对疾病”截断扭转”的作用

一.初期

湿寒犯表

临床表现:恶寒无汗,头痛身重,身热不扬,四肢倦怠,胸膈痞满,渴不欲饮,便溏溺少,舌淡红苔白腻;脉濡缓。

分析:年12月16日以后,武汉湿寒之气较重,初感湿寒,未触动肺中伏燥。湿寒之邪束缚太阳表卫及湿阻中焦,气机升降不畅产生诸证。

治法:散寒除湿。

推荐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组成:苏叶、苍术、白芷、陈皮、羌活、藿香、厚朴、防风、茯苓皮、通草。

加减:如初起发热、恶寒或不恶寒,干咳,咽干,未见湿阻脾胃症状。此为伏燥夹寒致病,宜用蒲辅周先生经验,用麻杏石甘汤加前胡、射干、芦根、竹叶,由于属于疫病,可配合升降散解*。

湿寒束表,郁燥伤肺

表现:恶寒发热或无热、咽干,干咳,倦怠乏力,气喘,胸闷、脘痞恶呕,便溏不爽。舌淡红或稍红,苔白厚腻,边白滑。

分析:疫*侵袭气道,外感湿寒,触动肺中郁伏温燥之邪,表现为疫*郁滞上焦,肺燥脾湿等证。

治法:辛润利肺,芳化解*。

推荐方药:麻杏石甘汤合达原饮加太乙紫金片。

加减:如见寒热往来,或无寒热,胸憋胸痛,口苦纳呆、恶心呕逆、舌淡红苔白干,脉弦,《疫证治例》认为属于疫*郁于少阳,枢机不利,治宜和解少阳,透邪解*,方用小柴胡汤合升降散加枳壳,桔梗;发热者加银花,连翘。胸憋、胸痛明显者用柴胡陷胸汤加减。如见身热,胸闷烦躁、口渴不欲多饮,舌红苔*腻,此为时令转暖,或随体质化热之象,宜麻杏石甘汤合三加减正气散;热象更重者,麻杏石甘汤合甘露消*丹。

二.中期

*热闭肺

表现:高热不退,咳嗽少痰,或有*痰,或痰中带血,胸闷胸痛,喘憋气促,腹胀便秘。舌质暗红或紫,苔*腻或*燥,脉滑数。

分析:素体阳盛,*邪随体化热,热*闭阻上焦心肺导致肺失宣降;热*损伤肺络,及热传大肠,大肠腑实,*热瘀阻,变生诸证。

治法:宣肺解*,通腑泻热。

推荐方药:宣白承气汤合解*活血汤合升降散加减。

组成:杏仁、瓜蒌、生大*、生石膏、连翘、葛根、柴胡、当归、生地、赤芍、桃仁、红花、枳壳、蝉蜕、僵蚕、姜*、甘草。

加减:如见痰中带血,为热邪灼伤肺络,加千金苇茎汤。

阳虚寒凝

表现:不发热,或恶寒,胸憋气促,心下撑急坚满,食欲不振,或伴恶心呕吐,肢冷便溏,舌淡形嫩,形胖大或齿痕,苔白或边水滑。

分析:素体阳虚,*邪夹杂湿寒之邪从口鼻气道侵袭上焦,伤及胸中阳气。大气不运,水饮不化,停聚心下,气机升降出入障碍变生诸证,符合此次肺炎不发热或低热患者影像学双肺渗出病变的”湿肺”(肺水肿)病机。

治法:通阳开结,温化水饮。

推荐方药:桂枝汤去芍药合麻*附子细辛汤加葶苈子、桑白皮。朱良春先生经验用该方治疗阳虚水停,心下坚满,咳喘难以平卧的肺心病(《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咳喘肺胀卷下》);颜德馨先生经验用麻*附子细辛汤治疗大量激素无显效的寒胜的顽固性咳喘(《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组成:桂枝、生姜、甘草、大枣、麻*、附子、细辛、葶苈子、桑白皮。

加减:如见胸痛舌紫暗,为寒凝血瘀,加血府逐瘀汤。

三.危重期

热闭心包

表现:胸憋喘促,灼热烦躁,夜寐不安,时有谵语或昏聩不语,舌謇肢厥,舌红绛,脉细数。

分析:*热内陷,入于心营进而内闭心包,变生诸证。

治法:清心开窍。

推荐方药:清营汤加减。

组成:水牛角、生地*、玄参、麦冬、金银花、连翘、*连、丹参、郁金、石菖蒲、瓜蒌皮、桑白皮、葶苈子。

加减:若见昏迷,肢强舌謇,先加安宫牛*丸或紫雪、至宝丹。

元阳欲脱

表现:呼吸困难,动则气喘,或需要辅助通气。伴体温骤降,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唇指发绀;或初起神志尚清,旋即神昏,烦扰躁动无力,舌淡紫,苔灰黑而滑,脉伏数或散乱无根,或微细欲绝。

分析:素体阳虚,疫*内陷,邪陷正衰,变生诸证。

治法:回阳固脱,化瘀开窍。

推荐方药:回阳救急汤(《伤寒六书》)加减。

组成:制附子、人参、山萸肉、干姜、白术、五味子、茯苓、陈皮、桃仁、红花、炙甘草、生龙骨、生牡蛎。

加减:若见呼吸微弱,间断不续,或叹气样呼吸,时有抽搐,神志昏沉,汗出如油,舌红无苔,脉虚细数。此为气阴两竭。宜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生龙骨、生牡蛎、山萸肉益气养阴固脱。若痰涎壅盛,肢强痉厥,加苏合香丸。

四.恢复期

气阴两伤

表现:身热多汗,心胸烦热,气逆欲呕,气短神疲倦,舌红少苔,脉虚数。

分析:疫病后期,伏燥、寒湿之邪解而不彻,耗伤肺胃阴津阳气仍有余热。

治法: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推荐方药:竹叶石膏汤加白茅根、芦根。

组成:竹叶、石膏、*参、麦冬、半夏、白茅根、芦根、甘草、粳米。

肺脾气虚

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脉无力。

分析:疫病后期,湿寒之邪羁留,耗伤脾胃阳气,导致肺脾气虚,变生诸证。

治法:健脾益气。

推荐方药:香砂六君汤加减。

组成:清半夏、陈皮、*参、炙*芪,茯苓、藿香、砂仁。

薛伯寿

外感六淫之邪与自然气候相关,春风、夏暑、长夏湿、秋燥、冬寒,然四季皆有风、湿、寒,冬发之疫,必须重视寒,尤其寒湿闭肺患者,必须善用麻*。先师蒲老治腺病*肺炎,寒邪闭表,选用三拗汤(麻*、杏仁、甘草)加桔梗、前胡、蝉衣、僵蚕;即使属冬温,也应选用麻杏石甘汤加前胡、桑白皮、连翘、芦根。

麻*开肺闭,宣肺透邪,消散肺间质郁饮。应知麻*为宣散肺邪之圣药;麻*又可谓利小便祛湿圣药;麻*亦为宣通寒闭寒凝血脉瘀滞之圣药。

蒲老治寒疫,倡导选用十神汤:

麻*10g、升麻10g、葛根15g、芍药10g、苏叶8g、香附10g、陈皮8g、川芎10g、白芷10g、甘草10g、生姜4片、葱白3~5寸。

此方药,为十神汤,因本次新冠肺炎临床表现兼湿重,故可加苍术10g、防风10g、蝉衣6g、僵蚕9g。

传染性新型冠状病*肺炎临床表现秽湿偏重,尚可从伏暑偏湿,冬季叶天士谓“伏暑晚发”思考之,据此可选用二香饮:

香薷10g、厚朴8g、扁豆12g、杏仁9g、藿香10g、苏叶10g、法半夏9g、化橘红9g、茯苓12g、桔梗10g、甘草10g、大腹皮10g、*连8g。

此方药,为*连香薷饮、藿香正气散合方加减,香薷功能类似麻*宣透肺邪,而有较强的芳香化浊之用,亦可利小便而祛湿。

针对新型冠状病*肺炎,薛教授认为基本属仲景“寒湿疫”、或兼见秽浊疫,并拟定了以下类型方药供同道参考。

一.初期

寒湿袭肺,肺气不宣

(可使用以下三方)

1、炙麻*8g、杏仁9g、厚朴8g、茯苓10g、苍术10g、防风10g、陈皮9g、荆芥10g、牛蒡子8g、生甘草8g、藿香10g。

此方药,为三拗汤、消*犀角饮、不换金正气散、神术散合方,温化寒湿宣透肺闭,可用于初期患者。

2、麻*8g、升麻10g、葛根15g、芍药10g、苏叶8g、香附10g、陈皮8g、川芎10g、白芷10g、甘草10g、生姜4片、葱白3~5寸、荆芥穗8g、防风8g、牛蒡子8g、蝉衣6g。

此方药,为十神汤合消*犀角饮,薛教授起名为十神犀角饮。

3、麻*8g、升麻8g、葛根10g、赤芍10g、香附10g、川芎8g、白芷10g、苏叶10g、茯苓10g、甘草6g、羌活8g、柴胡10g、前胡10g、枳壳10g、桔梗10g、生晒参8g。

此方药,为王永炎院士拟定的,为十神散、人参败*饮合方。取名为十神败*饮,薛教授建议可加细辛增强麻*温肺宣通化饮之功。

二.初/中期

宣肺透邪,和解分消

炙麻*8g、杏仁9g、生薏仁12g、柴胡15g、*芩10g、法半夏9g、*参10g、炙甘草8g、生姜4片、大枣20g、蝉衣6g、僵蚕8g、姜*8g、炒栀子10g、淡豆豉15g。

此方药,为麻杏苡甘汤、小柴胡汤、升降散、栀子豉汤合方。

三.中期

肺气郁闭,湿热化*

连翘12g、*芩10g、茵陈10g、滑石10g、通草5g、藿香10g、薄荷8g、菖蒲8g、白豆蔻8g、射干10g、浙贝母10g、炙麻*8g、杏仁9g、生薏仁12g、厚朴8g。

此方药,为甘露消*饮合三仁汤,用于湿热化*,加麻*以宣通肺气。

寒湿闭肺,化生浊*

炙麻*10g、生薏仁15g、冬瓜仁12g、杏仁10g、芦根15g、浙贝10g、连翘12g、蝉衣6g、僵蚕9g、姜*9g、炒栀子10g、豆豉15g、桔梗10g、*芩10g、生甘草10g、竹叶8g、薄荷10g。

此方药,为麻杏苡甘汤、千金苇茎汤、升降散、凉膈散合方,宣肺透邪、升清降浊、凉膈泄热,用于中期。

四.重症

寒湿闭肺,邪*炽盛

炙麻*8g、杏仁9g、生石膏30g、生甘草8g、浙贝母10g、蝉衣6g、僵蚕9g、姜*9g、酒*8g、*芩10g、*连8g、连翘12g、炒栀子10g、豆豉15g。

薛教授先师蒲老对肺炎重证,倡用三*石膏汤合升降散、栀子豉汤。

寒湿闭肺,病入少阴

麻*8g、细辛3g、炙甘草10g、制附片8g(先煎)、干姜8g、大枣6枚、生姜3片、桂枝10g。

此方药,为麻*附子细辛汤合桂枝去芍药汤。

五.危重症

寒湿闭肺,病入厥阴

麻*8g、升麻10g、玉竹12g当归12g、知母10g、炙甘草10g生石膏15g、*芩10g、白术10g茯苓12g、桂枝10g、白芍12g干姜8g、天冬10g。

此为经方麻*升麻汤,发越郁阳、宣肺救逆、清上温下、扶正透邪。

危重症:救逆扶正

回阳救逆:四逆汤(制附片、干姜、炙甘草)加人参。

益气固脱: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加山萸肉、*芪。

严重心律失常:可选用经方炙甘草汤。

危重症:及时用有效成药

秽浊郁闭:苏合香丸、神犀丹。

邪*热盛:片仔癀、安宫牛*丸、紫雪丹。

希望试用青蒿素观察一些病人。

六.恢复期调理

(辨证选用)

小柴胡汤加白术、茯苓、陈皮(即合异功散)

柴胡12g、*芩9g、法半夏9g、*参10g、白术10g、茯苓12g、陈皮8g、炙甘草8g、生姜4片、大枣20g。

六味地*丸合小柴胡汤

生地*15g、山萸肉8g、山药8g、茯苓8g、泽泻6g、丹皮6g、柴胡12g、*芩8g、法半夏8g、*参8g、炙甘草8g、生姜3片、大枣20g。

六味地*丸合生脉饮

生地*15g、山萸肉8g、山药8g、茯苓8g、泽泻6g、丹皮6g、太子参10g、沙参10g、麦冬10g、五味子8g。

竹叶石膏汤加山药、连翘、玉竹、石斛

竹叶10g、生石膏15g、*参10g、麦冬12g、炙甘草10g、山药15g、法半夏9g、玉竹15g、石斛15g、连翘12g。

四君子汤加陈皮、*芪、炒谷麦芽

*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8g、*芪12g、陈皮8g、炒谷芽15g、炒麦芽15g。

益胃汤加山药、石斛

沙参10g、麦冬12g、玉竹10g、生地15g、冰糖3g、山药15g、石斛15g。

百合知母合酸枣仁汤加*精

百合15g、知母10g、炒酸枣仁18g、茯苓12g、川芎10g、炙甘草10g、*精15g。

以上所选方药及用量仅供同道参考,具体当因人因时因地辨证选用增损。

薛柏寿先生的老师蒲辅周先生素来强调“正气为本”、“胃气为本”,疾病之所以发生,正气衰弱是根本原因,正气的盛衰存亡对疾病的发展转归与疗效起决定性作用。

患者体质的强弱,由先天禀赋,后天养护,有无故疾等多方面因素决定,治病过程中,必须时刻顾护正气,重视维护消化功能。

徐经世

针对新冠肺炎,徐经世教授按中医学理论,认为其非“六淫”邪气,而是一种“戾气”所致的“瘟疫”,传染途径是从口鼻而入,其发病急骤,病情重笃。

明代吴又可在《瘟疫论》中指出“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为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今秋冬气候异常,秋燥冬暖,有失常态,人之所居稍有不慎则易感,因此各种病*易于孳生。

按照卫气营血和传变或转向三焦病机去加以分析,初期在卫表,首袭于肺,病居于上,当宜宣透,取方用药,需宜清凉,忌用辛温。

应遵循湿郁化热,热极成*之理,按其传变拟分轻重予以施方用药,并在临证时随机应变,同时注意“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治疗原则,拟以下基本方:

轻症

南沙参12g、炙桔梗10g、冬桑叶10g、连翘壳10g、枯*芩10g、绵马贯众15g、大青叶15g、净蝉衣6g、藿香叶10g、信前胡10g、生甘草5g。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中晚各服一次,每次~毫升。

注意:中药煎煮方法也很重要,如方中宣透功效之冬桑叶、净蝉衣、藿香叶之类取其性而舍其味,只需后下一沸即可。

重症

北沙参20g、杭麦冬15g、炙桔梗10g、连翘壳10g、生石膏30g(先煎)、淡竹叶10g、鲜菖蒲10g、远志筒10g、鲜芦根20g、生薏米30g、生甘草6g。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中晚各服一次,每次~毫升。

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病症变化,严重时要随机更方,取以快捷。

预防方

双叶茶饮:霜桑叶10g、紫苏叶5g、芦根15g、鲜生姜2片、生甘草3g。

开水泡服,作茶饮,日一更。

▲徐经世教授新冠治疗经验(点击查看大图)

张磊

张磊教授提出,新冠肺炎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要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好,不要各呈其强,延误病情,并提出了对新冠肺炎治疗的基本方剂。

新冠肺炎治疗基本方:

二花10g、*芩10g、川贝10g、大*(后下)3g、杏仁10g、薄荷(后下)10g、藿香(后下)10g、茯苓10g、*参30g、生甘草10g。

每日一付,三煎三服。

说明:

1、本方立方宗旨,根据“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理,重心在“温”和“肺”。

2、根据“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理,故用参。究竟用何种参或*芪,可据病情而定。

3、本方除“温则清之、*则解之”外,务使邪有出路,故用大*、茯苓、薄荷、藿香,意从表、从二便而出。有发热者加柴胡。

4、病到危重阶段,往往呈“内闭外脱”之象,宜用鲜竹沥、炒葶苈子、石菖蒲、郁金、人参、五味子、麦冬、制附子之类,可加服安宫牛*丸之类。

5、从临床实际出发,建议一人一方,方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

6、本病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好,不要各逞其强,延误病情。要体现出“医者仁术仁心”之原则,以消除疫病为宗旨。

刘清泉教授,男,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共*员,岐*学者,首都医科医院*委副书记、院长、主任医师。他是中国国内从事急诊临床一线时间最长的医生之一,并在这一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1月21日他率先奔赴武汉,在前线连续战斗81天,4月16日凯旋,回到北京。

刘清泉教授于1月21日率先奔赴武汉,在前线连续战斗81天,4月16日凯旋,回到北京。在4月18日通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家对新冠肺炎治疗的看法及案例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