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穴
1拼音zhōngwǎn
2英文参考ZhōngwǎnCV12[中国针灸学词典]
zhōngwǎ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
CV12[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
RN12[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
3概述穴位中脘汉语拼音Zhongwan罗马拼音Chungwan美国英译名MiddleEpigastrium各国代号中国CV12日本12法国莫兰特氏VC12富耶氏VC12德国KG12英国Cv12美国Co12中脘为经穴名(ZhōngwǎnCV12,RN12)[1][2]。出《脉经》。《脉经》名中管[3]。别名上纪(《*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胃脘(《*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太仓(《*帝内经灵枢·根结》)、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胃管(《脉经》)、胃腕(《经穴汇解》)、中管(《备急千金要方》[4]《脉经》[5])、胃募(《千金翼方》)。属任脉[1]。中脘是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1][6][3]。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1]。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压,*疸,疳积,虚劳吐血,胃痛,呕吐,吞酸,呃逆,癫狂,纳呆,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疳疾,水肿,胁下坚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溃疡,子宫脱垂,食物中*等。
4中脘穴的别名上纪(《*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胃脘(《*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太仓(《*帝内经灵枢·根结》)
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
胃管(《脉经》)
胃腕(《经穴汇解》)
中管(《备急千金要方》[4]《脉经》[5])
胃募(《千金翼方》)
5出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
《*帝内经灵枢·根结》: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
《针灸甲乙经》:中脘,在上脘下一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
6穴名解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1]。
中,有方位之义。脘,指胃府。《*帝内经灵枢·胀论》:“胃者,太仓也。”《难经·第四十五难》:“府会太仓。”注:“太仓即中脘穴。”《*庭内景经》:“脾长一尺掩太仓。”注:“太仓,胃也。”《*庭外景经》:“时念太仓不饥渴。”注:“胃也。”又注曰:“太仓肚府。”又曰:“太仓,胃管神名。”《老子·中经》:“胃为太仓,三皇五帝之厨府也。”又泛指脾胃为太仓。《中*经》:“太仓,脾府也。”《*庭内景经》:“是为太仓两明堂。”注:“太仓,脾府。”又官名。《汉书·百官表》大司农属官有太仓令丞。故太仓者,亦即脾胃为仓廪之官之意。中脘,指穴当胃体的中部,相对于上脘及下脘而言,又是直接指胃而言,故又名太仓。[7]
7特异性中脘是胃的募穴[1][6][3][4]。
中脘是八会穴之腑会[1][3]。
中脘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1][6][3][4]。
中脘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4]。
8所属部位上腹[8]
9中脘穴的定位标准定位: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6]。
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3]。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1]。
中脘穴在任脉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肌肉)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内脏)
10中脘穴的取法在脐上4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1]。
仰卧位,于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中点处取穴[9]。
快速取穴:在上腹部,肚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即是中脘穴[10]。
11中脘穴穴位解剖中脘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11.1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1]。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11]。
11.2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和腹壁上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11]。
布有第七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3]。
12中脘穴的功效与作用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
中脘穴有理气和胃、化湿降逆等作用[1]。
中脘穴治疗疾病广泛。由于胃与多条经脉关系密切,如手太阳经“抵胃,属小肠”;手太阴经“还循胃口”;足太阴经“属脾,络胃……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其络脉“入络肠胃”;足阳明经“下膈,属胃,络脾”;足厥阴经“挟胃,属肝,络胆”。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取本穴可治与胃有关的经脉病,也就是说,多条经脉异常所引起的胃病均可取本穴治疗。又因中脘穴为胃的募穴,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五脏六腑之海,饮食入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若胃腑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脏腑经脉失养,可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因此治胃是治疗很多疾病之本。综上所述,本穴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必用穴,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均可取中脘为主进行治疗,同时,本穴也是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穴。[4]
治疗脾胃疾患的常用穴之一,有和胃健脾、通降腑气之功[7]。
13中脘穴主治病证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压,*疸,疳积,虚劳吐血,胃痛,呕吐,吞酸,呃逆,癫狂,纳呆,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疳疾,水肿,胁下坚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溃疡,子宫脱垂,食物中*等。
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以及失眠、精神病、高血压、*疸、疳积、虚劳吐血等[1]。
中脘穴主治胃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泄泻、*疸、癫狂[11]。
中脘穴主治胃脘痛,呕吐,呃逆,纳呆,疳积,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肠鸣,腹胀,泄泻,便秘,便血,肠痈;失眠,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疸,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9]。
中脘穴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疸,水肿[3]。
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
14刺灸法14.1刺法一般直刺0.5~1.0寸。孕妇慎用。如有肝脾肿大者不宜向左右侧及上方透刺[1]。
直刺0.5~1寸[1][9],局部酸胀沉重[9],胃部有收缩感[9]。
直刺1~1.5寸[3][11]。
注意:孕妇慎用[1]。
中脘穴深部有胃、胰腺、腹主动脉,直刺不宜过深,瘦弱患者尤宜谨慎[9]。
如有肝脾肿大者不宜向左右侧及上方透刺[1][9]。
14.2灸法可灸[1][9][11]。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3]。
药物天灸[9]。
强身保健采用瘢痕灸[9]。
15中脘穴的配伍中脘配天枢,有和胃降逆,化湿去秽的作用,主治霍乱吐泻。
中脘穴配天枢、内关、气海治急性肠梗阻[1]。
中脘穴配天枢、足三里治痢疾[1]。
中脘配天枢、足三里、内庭,治霍乱吐泻[9]。
中脘配气海,有益气摄血的作用,主治便血,呕血,脘腹胀痛。
中脘配足三里,有调和胃气,升提脾气,去湿化浊的作用,主治胃痛,泄泻,*疸,四肢无力。
中脘配足三里,治腹满[9]。
中脘配胃俞,属俞募配穴法,有调中和胃,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呃逆。
中脘配内关,治呕吐[9]。
中脘穴配内关、梁丘治胃痛[1]。
中脘配脾俞、天枢、三焦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治久痢[9]。
中脘配大陵、劳宫、足三里、然谷、太溪,治*疸[9]。
16特效按摩在中脘穴或摩或按,可治疗胃痛、呕吐等症[10]。
17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心痛身寒,难以俯仰,心疝气冲胃,死不知人,中脘主之。伤忧悁思气积,中脘主之。腹胀不通,寒中伤食,饮食不化,中脘主之。小肠有热,溺赤*,中脘主之。溢饮胁下坚痛,中脘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心下胀满,伤饱食不化,霍乱吐泻不自知,心痛,温疟,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因读书得奔豚气上攻,伏梁,心下状如覆杯,寒癖结气。针入八分,留七呼,泻五吸。
《针灸大成》:主五膈,喘息不止,腹暴胀,中恶,脾疼,饮食不进,反胃,赤白痢,寒癖,气心疼,伏梁,心下如覆杯,心膨胀,面色萎*,天行伤寒,热不已,温疟先腹痛,先泻,霍乱,泻出不知,饮食不化,心痛,身寒,不可俯仰,气发噎。
《针灸大成》: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针灸聚英》:素注,针一寸二分,灸七壮……胃虚而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募穴中导引之。
《类经图翼》:孕妇不可灸。
《循经考穴编》: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行针指要歌》: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反胃吐食一般医。
18中脘穴研究进展18.1对胃肠功能的调整作用针刺中脘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这种作用与原来的功能状态和针刺手法有关。如原来处于软弱或中等度蠕动状态时,可使蠕动增强,如原来处于较强状态时,则这种作用不明显。当用弱刺激时,可促进胃蠕动;强刺激时,则抑制胃蠕动。对胃酸分泌也有一定促进作用。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入中脘,观察脊神经节内标记细胞的节段性分布,发现中脘传入神经元在脊神经节的节段为第7胸椎至第2腰椎。由于该节段与胃肠的神经传人节段在形态学上有所重叠交汇,因此本穴针刺能调整胃肠功能。[9]
针刺中脘,可使胃蠕动增强,幽门开放,肠鸣音增加,空肠蠕动增强[1]。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中脘穴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可使健康人的胃蠕动增强,表现为幽门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据报道,针刺中脘后,空肠黏膜皱襞增深、增密,空肠动力增强,上段尤为明显。泻法针刺胃癌患者中脘、足三里穴,可增加胃酸分泌。电针动物中脘等穴,弱刺激促进胃运动,强刺激则抑制胃运动。前者使胃电加强,后者使胃电抑制。[7]
18.2对肺功能的影响针刺中脘可增加安静时通气量、耗氧量和最大通气量[9]。
18.3对血液的影响针刺中脘可使白细胞明显上升,中性粒细胞比例也相应上升[9]。对脾功能亢进而白细胞减少者也有同样效果[9]。
18.4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艾灸小鼠的“中脘”,隔日1次,共3次,分别测定肝、脾、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结果发现,艾灸组和对照组的吞噬细胞活性均有一定增强,而以肝、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最为显著(P0.05)。另有人以接种S肉瘤的小鼠为模型,小艾炷灸“中脘”,观察艾灸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时发现,艾灸能抑制癌鼠瘤体的增大,提高癌鼠血浆cAMP/cGMP值,增强其脾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脾淋巴细胞的PHA诱导转化功能和脾淋巴细胞对绵羊红细胞(SR-BC)诱导的空斑形成细胞(PFC)反应能力。[9]
艾灸中脘,见小白鼠的单核巨细胞吞噬机能增强[1]。
18.5对膀胱张力的作用针中脘穴对膀胱张力有调整作用[7]。
18.6治疗胆绞痛用解痉止痛膏贴中脘穴。取白芷10g,花椒15g,研成细末,韭菜、葱白各20个和苦楝子50g捣烂如泥,用白醋50ml将上药调成糊状,贴于中脘穴,24小时换贴1次,连贴2~4次。
18.7解除幽门痉挛据报道指压中脘后,在X线下发现胃蠕动增强,例患者中有94例波频增加,波速增快,幽门痉挛解除。
18.8对小肠的蠕动的影响针刺中脘穴对小肠的蠕动有促进作用,尤其能促进空肠的蠕动。
18.9治疗糖尿病动物实验提示对实验性糖尿病家兔单灸中脘,可降低血糖和尿素氮[7]。
19参考资料^[1]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5]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6]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
^[7]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8]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9]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0]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1]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感恩有你
中国老张
非著名艾灸从业人员
本平台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问题请及时就医。
中国老张,愿做大家艾灸路上健康的守护者。有艾灸问题记得留言或咨询俺哦.
感谢大家的分享与支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第一节内科病证处方
一、醒脑开窍方
主穴:内关(双)人中三阴交(患侧)副穴:极泉(患侧)尺泽(患侧)委中(患侧)
石学敏编著《中风病与醒脑开窍针刺法》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醒脑开窍,补益肝肾,疏通经络。
先刺双侧内关穴,直刺0.51.0寸,采用提插捻转结合的泻法,施手法1分钟;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采用雀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度角斜刺,进针0.51.0寸,采用提插补法,针感传至足趾,下肢出现不能自控的运动,以患肢抽动3次为度。极泉穴,于腋窝中央下2寸的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术者用手固定患肢肘关节,使其外展,直刺进针0.50.8寸,用提插泻法,患者有手麻胀并抽动的感觉,以患肢抽动3次为度。尺泽穴,另患肢屈肘度,术者用手托住其腕关节,直刺进针0.50.8寸,用提插泻法,针感从肘关节传到手指或前臂自动外旋,以3次为度。委中穴,令患者仰卧,抬起其患肢取穴,术者用左手握住患肢踝关节,以术者肘部顶住患肢膝关节,刺入穴位后,针尖向外15度,进针1.01.5寸,用提插泻法,以下肢抽动3次为度。
中风。
中风病乃"窍闭神匿,神不导气"使然。内关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属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有养心安神、疏通气血之功。人中穴为督脉、手足阴阳之会穴。督脉起于胞中,上行入脑达巅,故泻人中可调督脉,开窍启闭以健脑宁神。三阴交穴系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少阴肾之交会穴,有补肾滋阴生髓之效,脑为髓海,髓海有余则脑神充沛。内关、人中、委中、极泉、尺泽相伍可开窍醒神通络;补三阴交既可生髓醒脑,又可滋水熄风。诸穴合用,补泻兼施,则收到标本兼顾、相得益彰之效。
本方可作为各类中风的基本处方,临床根据合并症的不同,可配以不同的穴位。1、如吞咽障碍配风池(双)、翳风(双)、完骨(双);眩晕配天柱(双);手指屈伸障碍加患侧合谷;语言不利加金津、玉液点刺放血等。对于针刺人中日久不能耐受疼痛或于中风后遗症期者,可用上星、百会、印堂替代人中或交替使用。2、石氏等经数十年的临床研究,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万余例中风患者,总有效率达90%以上。经实验研究证实,该法对中风患者或脑缺血动物模型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血液生化学、脑组织形态学、脑组织微循环及能量代谢等方面,均有显著的良性调节作用。
二、颞三针
于偏瘫对侧头部颞部,耳尖直上2寸处为第1针;以此为中点,同一水平前后各旁开1寸分别为第2、3针。
靳瑞.应用头部五类三针的临床经验.中医杂志,,10()
扶助正气,生发少阳,兼以活血化瘀,平肝潜阳。
取30号1.5寸针,与头部呈20度夹角向下斜刺,深度约占针身3/4,至局部有麻胀感或放散至整个头部为度。据病情虚实做提插捻转补泻或平补平泻手法。留针半小时,每隔半小时行针1次,同时令患者配合活动患肢。
中风偏瘫后遗症。
颞部乃足少阳循行分布之处,肝胆相表里,针刺局部可疏通经络气血,平肝熄风,鼓舞少阳生发之机。颞三针位于头部。第一针通过率谷及角孙穴,前者为足太阳、少阳之会而后者为手足少阳之会;第二针通过悬颅穴手足少阳、阳明之会,及曲鬓穴足太阳、少阳之会;第三针通过浮白穴足太阳、少阳之会,有利于疏通这些经络的气血,平肝息风,清肝胆火,鼓舞少阳生发之机。
1、上肢瘫加肩俞、曲池、外关;下肢瘫加环跳、足三里、太冲;语涩加风府透哑门;高血脂加足三里、内关、三阴交。2、研究表明颞三针能改善患者脑动脉的弹性,使其紧张度下降,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从而加强病者脑部的血循环,提高脑组织的氧分压,改善病灶周围脑细胞的营养,促进脑组织的修复,从而利于中风后遗症的康复。
三、偏头痛方
丝竹空透率谷合谷列缺足临泣
医院
宜散少阳、疏风止痛。
泻法。
偏头痛。
偏头痛病因多端,但究其病位均在少阳。丝竹空为手少阳经脉的终止穴,也是足少阳经气所发之处。率谷属足少阳经脉,也是足少阳、足太阳二经的会穴。丝竹空沿皮透刺率谷,既可疏通手足少阳之气,又可使邪气循太阳经脉达表而解。因此,丝竹空透率谷是治疗一切偏头痛的有效主穴。合谷是手阳明经之原穴,五行属木,既可安神镇静止痛,也能疏通少阳。列缺为手太阴肺经之络穴,据《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记载:"列缺善疗偏头痛,"与合谷相配,更有原络配穴之意。足临泣属足少阳胆经,按五行亦属木,可疏泄少阳风热,而且它位于足部,寓"上病下取"之意,引气下行。
临证中,可根据辨证进行加减变化。1、外风侵袭:配风池、曲池、绝骨等穴;2、肝胆实热:配丝竹空、内迎香放血,针刺四神聪、行间等穴;3、肝木乘土,脾胃虚弱:配悬颅、颌厌、中院、足三里或丰隆、气海,针、灸并施。
四、癫痫方
发作期:百会人中合谷腰奇间歇期:百会大椎风池腰奇
邵经明河南中医学院
醒神开窍,息风止抽;通阳化气,安神镇静。
针刺操作,一般穴位都按常规操作。惟腰奇穴需要采用3寸以上的长毫针,让病人侧卧屈膝,将针刺入皮下,顺脊柱(督脉)向上沿皮下刺入2.5寸以上,使针感向上传导效果更佳。间歇期者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3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5-7天,继续治疗2-3个疗程,可获远期效果。
癫痫。
癫痫发作期宜"急则治标",开窍醒神,熄风止抽,急取百会、人中、合谷以平肝熄风。腰奇属经外奇穴,是治疗癫痫的经验有效穴,对个别病例发作呈持续状态仍有较好疗效。癫痫间歇期宜"缓则治本",百会位于巅顶,属督脉与手足三阳经和足厥阴经之会穴,有醒脑开窍,镇惊熄风的作用,为治疗脑源性疾患的要穴;大椎属督脉与诸阳经交会,具有宣通阳气、定志安神之功;风池是足少阳经穴,乃风邪汇集入脑之门户,具有祛风清热明目,醒脑开窍之功;腰奇穴位于尾骨尖端上2寸处,属经外奇穴,具有通调督脉,醒脑镇静止抽之功。四穴同用对癫痫间歇期的治疗可控制其复发,以巩固远期疗效获得满意效果。
对本病发作期的治疗,由于发病急,时间短,门诊极少遇到。偶尔遇到,一般采用百会、人中、合谷即可奏效,如个别病例发作呈持续状态时,据实践观察针刺经外奇穴--腰奇穴则有较好效果。如遇到抽风虽然缓解但痰涎壅盛,咽喉闭塞,颈项强硬,术者可采用左手食指压迫喉部,右手托按脑后向前推压,可使病人吐出痰涎黏液病情即可得到缓解。这都是"急则治标"之法。针灸治疗癫痫,更应重视间歇期的治疗,遵"缓则治本"的原则,选用百会、大椎、风池、腰奇以通阳化气,安神镇静。临证如属脾虚痰盛者,酌加脾俞、胃俞、中脘、丰隆等穴。
五、疟疾方
大椎间使后溪中渚
邱茂良南京中医学院
虚者扶正祛邪,实者和解截疟。
针刺大椎穴,进针要l寸以上,行提插法,使针感向下传达至胸椎部,针间使穴要针感向上传达至肘关节以上。其他各穴针感也要较强。留针30分钟,才能起到较好的截疟作用。对恶寒重发热轻的寒疟,大椎穴针后要加灸疗。对于久疟体虚的患者,除大椎仍应深刺加强针感外,其余各穴均宜行补法,或加灸法,间日1次,连续治疗。
疟疾。
疟疾多乃感受疫疠之气兼受风寒暑湿等邪,伏于少阳半表半里,营卫相搏,正邪交争而发病。大椎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可宣通诸阳之气而祛邪,为治疟之要穴。后溪是手太阳经的输穴,通于督脉,能宣发太阳与督脉之气祛邪外出。间使属于手厥阴经,为治疟的经验效穴。三穴同用,可奏通阳祛邪之效。中渚属手少阳三焦经,可疏利少阳,加强和解截疟之功。
针刺治疗疟疾,一般应在疟发前1小时左右治疗。凡疟区患者,治疗效果较好,针治1~2次即可控制发作,3~4次疟原虫阴转;新去疟区初发病者效果较差;而恶性疟疾症情常较危重,应配合药物治疗。1、对于间日疟,按时发作者,可采用和解截疟法。以基本方为主,热盛者加曲池、委中;呕吐重者加内关、足三里。2、对于久疟不愈,时发时止,面*肌瘦体质衰弱者,宜扶正祛邪。加肝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
六、呃逆方
主穴:膻中中脘内关(双侧)辅穴:3~4颈椎夹脊穴足三里
杨介宾成都中医学院
宽胸快膈,和胃降逆。
选用28号毫针,采用强刺激泻法。针膻中宜沿皮直透中庭;内关透外关;颈椎夹脊穴针向脊柱。诸穴必须得气,留针半小时,每3分钟提插捻转一次,并于出针后加拔火罐,以皮肤紫红色为度。
呃逆。
呃逆多因饮食不节,伤及中土,胃失和降,气机逆乱,直冲清道而致。其治常以宽胸快膈,和中降逆为法。上气海膻中,沿皮直透中庭,宽胸顺气。中脘系腑之会,胃之募.直刺l寸,调中和胃以降逆。内关透外关,针感直达胸胁,疏调上中下三焦气机。足三里胃之合穴,针刺通调腑气。颈椎夹脊穴,针向脊柱,针刺1.5寸,针感强烈,舒胸快膈。
以上主、辅穴,远近相伍,组成二组处方,交换治疗。
七、扶脾升胃方
胃上穴天枢百会气海脾俞足三里
王胜.刘冠*针灸应用脾胃学说的经验.中医杂志,,1(27)
升阳益气,温运脾阳。
令患者仰卧屈膝,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20次,然后将拇食指分开,用虎口从耻骨联合上缘推按,使胃底上举;另一术者,取4寸毫针,从胃上穴沿皮刺到天枢,行温针补法,加电针,再行百会、气海温针,留针20分钟,至患者感觉胃体上抽后出针,再令患者高尾盘卧,行腹式呼吸次,然后温针脾俞、足三里。
胃下垂。
胃下垂多因平素体虚,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因禀赋不足,久病耗伤脾胃之气,肌肉消瘦,动则气坠,升清降浊无权所致。取脾俞、足三里,健脾升清;气海为任脉经穴,可温肾健脾,以助脾气升健。天枢为大肠经募穴,可以降浊。胃上穴为经外奇穴,下脘旁开4寸,可助脾胃升运。百会有升提阳气的作用,与诸穴相配共奏升阳益气,温运脾阳之功。
临床应用本方治疗胃下垂效果肯定,配合按摩效果更好。亦可配服中药。
八、痢疾方
天枢足三里上巨虚
邱茂良南京中医学院
清热利湿,消积导滞。
针用泻法。进针要深,腹部各穴进针1.5寸以上,下肢穴位2寸以上;提插幅度、捻转角度要大,频率要快。在第一、二次治疗时,更应注意操作,才能迅速缓解或控制症状。随着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的减轻,针刺深度可略浅,针刺手法亦相应减轻。重证每天针2~3次,轻证日1次,症状好转后均每日1次。留针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腹痛甚便次多者,可延长至1小时以上。在留针时,病者感腹痛消失或减轻,腹泻停止,如要大便,行针可使便意消失而继续留针。
急性菌痢.
急性菌痢证属湿热食滞,互阻大肠,伤及阳明气血所致。用清热化湿,消积导滞法。上巨虚以宣导肠中积滞。
单纯用针刺治疗,收到良好的疗效。10天内治愈率,一般可达90%以上。热重证加曲池、合谷以祛邪热;湿重证加阴陵泉、三阴交以祛脾湿;寒湿证天枢加用艾条灸;腹痛甚者加气海;后重甚者加中膂俞;高热者加大椎;呕吐者加中脘;症状消失,仅大便细菌培养仍阳性者,只用足三里或上巨虚一穴,至连续3次阴转为止。
九、胁痛方
支沟阳陵泉
吕景山山西中医学院
和解少阳,活络止痛。
属实证者针刺用泻法;属虚证者针刺用补法。
胁痛。
本病临床辨证有虚实之分,左右之别。针刺治疗本病,多从肝、胆两经入手,即和解少阳,活络止痛。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经穴,金火穴,有调理脏腑,通关开窍,活络散瘀,行气止痛,清利三焦,通调腑气,降逆泄火之功。阳陵泉,又名筋会,为足少阳胆经脉气所入,属合土穴,有和解少阳,疏肝泄胆,清泻湿热,祛除风邪,舒筋活络,缓急止痛之效。支沟以清利三焦之气为主,阳陵泉以疏调肝胆为要。二穴伍用,-上一下,同经相应,同气相求,疏散郁结,和解少阳之力益彰。
属实证者,以基本方为主,佐以病所反应点(压痛点),针刺用泻法;属虚证者,宜加肝俞、胆俞针刺用补法。
十、泌尿系结石方
肾俞膀胱俞患侧的京门穴
司徒龄广州中医学院
行气解结,利尿镇痛。
均用拔火罐法。
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石淋"范畴,治宜行气解结,利尿镇痛。肾俞为肾之背俞穴,膀胱俞为膀胱之背俞穴,二穴均为气街通达之处。京门属足少阳胆经,为肾之募穴,别名气府、气俞,位于腰侧部,可治腰痛以及肾炎等病。本病取上述病位近部穴位拔火罐治疗,既疏通经络,行气解结,利尿镇痛,因而能获得显著疗效。
本方法可作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基本治法,临证可配合利尿通淋祛石之方药。结石较大者,尚需手术治疗。
十一、前列腺方
主穴:秩边透水道湿热下注加阴陵泉、丰隆。气滞血瘀加太冲、三阴交。肝肾阴亏加肝俞、肾俞。肾阳不足加关元、命门。
冀来喜山西中医学院
清利湿热,行气止痛。
主穴秩边透水道:患者取俯卧位,以30号6寸长针,从秩边定向深刺透向水道穴,即在髂后上棘内缘与股骨大转子内缘连线的上2/5与下3/5交界处进针,与患者躯体矢状面呈20度夹角、与水平面平行进针,轻捻徐入4-6寸,令针感传至会阴部或睾丸或小腹部为度,施捻泻法1分钟,不留针。各组配穴:依常规法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后,留针30分钟;疗程:隔日一次,连续15次为一疗程,一般连续治疗3个疗程。
急慢性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之功能梗阻者。
急慢性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概属中医"癃闭"、"淋证"、"白浊"、"阳痿、早泄"等范畴,病位在肾与膀胱,病机主要有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肝肾阴亏、肾阳不足等型。"秩边透水道"针法源于《灵枢·官针》"病在中者,取以长针,"和《灵枢·癫狂》"内闭不得溲,刺骶上以长针。"秩边穴位于"骶上",为膀胱经要穴,膀胱经循行"络肾、属膀胱",所以取长针深刺秩边穴,气至病所,可行气止痛,利湿通淋。湿热下注者,配阴陵泉、丰隆以加强清热利湿之功;气滞血瘀者,配太冲、三阴交以加强行气活血止痛之效;肝肾阴亏者,配肝俞、肾俞以增强滋补肝肾之功;肾阳不足者,配关元、命门以助补肾壮阳之效。
急慢性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属于中老年男性常见病,目前临床尚无肯定的良效治疗手段。应用本法见效快,但疗程较长。治疗期间一般不需配合其它疗法。对于前列腺增生症之机械梗阻者,则需手术以解除机械压迫。
第二节妇儿科病证处方
一、功能性子宫出血方
关元三阴交隐白
孙国杰编著《中医药高级丛书-针灸学》
固摄冲任,清热,补气,化瘀。
根据证候虚实采用相应手法。隐白可用点刺法或艾灸法,或用艾条施灸15-20分钟,或用麦粒灸5-7壮。一般留针分钟,每天治疗2-3次。
无排卵型宫血,排卵型宫血,临床上可包括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生育年龄宫血和更年期宫血。
关元为足三阴与冲、任脉的交会穴。三阴交为足三阴的交会穴。隐白为足太阴脾经的井穴,具健脾止血之功,亦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经验有效穴。三穴合用,可固摄冲任,治疗各种类型的功能性子宫出血。
本方是治疗各种类型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基本方,临床亦可结合以下备用方:
1、耳针处方:子宫皮质下内分泌肾肝脾卵巢神门。每次选用3-4穴,毫针刺用中等手法,留针40-60分钟,间歇行针。也可用埋丸或埋针法,左右两耳交替轮换。
2、穴位注射:取气海关元中极肾俞关元俞。可用维生素b12或*芪、当归等注射液,每穴可注药液2m1。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3、三棱针挑治:在腰骶部督脉、膀胱经上寻找反应点方法:用三棱针挑破0.2-0.3cm长,0.1cm深,将白色纤维挑断,每次选用2-4个点,每月1次,连续挑治3次。
4、皮肤针处方:腰骶部督脉、膀胱经、下腹部任脉、肾经、胃经、脾经、下肢足三阴经。由上向下反复叩刺3遍,用中等刺激,每天治疗1--2次。
二、小儿疝气灸疗方
三阴交(对侧)、归来(同侧)
陆垚垚编著《陆瘦燕朱汝功针灸学术经验选》
温补元气,调节气机。
以上2穴,每次灸治1穴,每次施艾炷灸57壮,艾炷如麦粒大,隔3天再另灸1穴。
小儿疝气。
盖三阴交者,足三阴经交会之穴,统三经之经气,灸治此穴可以温补足三阴的元气,针治此穴可以疏泄三经的壅滞。归来属阳明胃经,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主润宗筋,与冲脉会于气街,故气街(冲)穴乃系胃气出入之街,有渗灌督带,濡润前阴诸筋的功效,治疗偏坠本应取用此穴,但此穴不宜多灸,恐引动冲脉之气,厥逆上行,使人喘息,所以取归来代之,引胃气灌济前阴,故能克奏厥效。至若施用针法,当仍取用气冲为宜。
首取三阴交施治。因肝脉绕行阴器左右交贯,因此临床上左坠则治右,右坠则治左,作用可以直达阴部。临床若施针法,则再配同侧气冲;若用灸疗则再配同侧归来。一般2次灸毕即能痊愈。若病程较长,1次灸后不愈者,休息2星期再灸第二疗程,直至收到疗效为止。
三、小儿遗尿方
关元气海三阴交合谷
杨依方编著《杨永璇针灸医案医话》
补肺脾,益肾气。
补法。采取徐捻入针的方法,针关元穴应用烧山火手法,行少阳之数,针感须达阴部,针三阴交穴针感须至膝关节以上,留针分钟,出针前再行提插捻旋1次。如遗尿次数较多,或尿频属于肺气郁遏的,合谷穴可用泻法,采取双手运针法加强刺激。
小儿遗尿。
遗尿症主要由于下元虚冷,不能固摄所致。与足三阴经、任脉等关系密切。关元是足三阴任脉之会,肝、肾及任脉的经脉皆络阴器,取本穴可以调和足三阴和任脉的经气,使遗尿自止。三阴交是足太阴、少阴、厥阴之会,取本穴正如汪省之所说"三阴交一穴可尽";又本穴系脾经要穴,脾主土,遗尿如因脾气不能散精,土虚不能制水的,取此穴有扶脾实土制水之功。气海穴功用略近关元,顾名思义,气海是人身生气之海,又为任脉脉气所发,本穴可以温阳调元,补益真气,使"阳元在下者温暖",而溺自止。合谷是手阳明的原穴,大肠与肺相表里,故内经谓合谷可"候胸中之气",本病取此以调肺气,气和则水自化,治节有常,水道通调,遗尿就能轻痊,故亦为治遗尿的要穴。
本方是治疗小儿遗尿症的基本处方,尤以关元、三阴交为重点穴位。故临证时首取关元、三阴交针之,往往即可奏效,若配合气海、合谷效果则更佳。针刺时间掌握:每隔一天针刺一次。对经连续治疗1周以上遗尿停止者,治疗次数可延长至每周1次;经3周治疗后,停针观察。若病已轻痊,偶尔一遗者,每4-5天治疗1次,如经2-3星期未遗尿者,则予停针观察。
第三节其他科病证处方
一、乳癖方
屋翳膻中肩井天宗肝俞合谷
郭诚杰陕西中医学院郭诚杰《针灸临证指南》胡熙明.人民卫生出版社,
屋翳呈15度角向外平刺1.5寸,膻中向下平刺1.5寸,从后向前平刺肩井1.5寸,向外下45度角刺天宗1寸,余穴按常规手法针刺。留针15-30分钟,5-10分钟行针1次。
疏肝解郁,活络除癖。
乳腺小叶增生、乳房纤维腺瘤。
屋翳,足阳明胃经,近取通乳络。肝俞、膻中,疏肝解郁,调气。肩井、天宗、合谷调气,通络,散结,除滞。
处方穴位加减,肝火炽盛去加太冲;肝肾阴虚加太溪;气血两虚加足三里;月经不调加三阴交。
二、消炎复聪方
听会翳风丘墟足三里
肖少卿.抗炎抗感染的针灸处分简介.针灸学报,,3(1)
清泄肝胆湿热,通利耳窍。
泻法,足三里补法。
中耳炎。
本方具有消炎解*抗感染恢复听力的作用。听会、丘墟为足少阳胆经之穴,其经循耳,具有清泄肝胆之热,通利耳窍之功。翳风属足少阳三焦经,又为手足少阳之会,能加强清泻胆火,通耳窍之效。足三里具有强壮机体作用。
实证者加耳门、风池、外关;虚证者加太溪;发热者,加合谷、曲池;耳鸣者,加中渚。
三、眼肌麻痹针方
单眼上睑提肌麻痹,主穴鱼腰辅穴阳白太阳合谷外直肌麻痹,主穴瞳子髎辅穴风池太阳光明动眼神经麻痹阳白鱼腰瞳子髎四白合谷光明臂臑眶上裂综合征取穴同动眼神经麻痹眼肌重症无力取穴同上睑提肌麻痹
王立早编著《中国针灸处方大成》
疏经活络。
光明向对侧刺1-1.5寸,合谷直刺1寸,臂臑向上呈45度角刺0.8-1寸,三穴均施捻转提插法。瞳子髎透鱼腰。自瞳子髎沿皮呈15度刺向鱼腰;针阳白时,由阳白横刺向鱼腰(透针)。风池针尖向右眼方向进针,右风池针尖向左眼方向进针,捻转手法。患者均取卧位,针刺捻转得气后留针10-15分钟,中途要行针1次。眼部诸穴用轻刺激,远道穴刺激稍强。每日或间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如一疗程即愈,可再加针一次,以巩固疗效。
眼肌麻痹,动眼神经麻痹,眼重症肌无力,及外伤性眼肌麻痹等。
本方以局部取穴为主,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瞳子髎为手太阳经、足少阳经交会穴;阳白为足少阳经、足太阳经、阳维脉交会穴;四白属足阳明胃经穴;鱼腰、太阳为经外奇穴;风池为足少阳经、阳维交会穴。以上六穴是局部取穴与邻近取穴,以疏调眼部经气。合谷为手阳明之原穴,四总穴之一,"面口合谷收";光明为足少阳胆经络穴,臂臑为手阳明络之会,上三穴为远道取穴,以疏调手足阳明经气。
本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眼肌麻痹,临床体会唯先天性者效果不理想,外伤性治愈较难。
四、鼻衄方
天府(双)孔最(双)
师怀堂山西省针灸研究所
宣肺泻热,止鼻衄。
均用毫针直刺,双侧同取,行提插捻转泻法,以局部痠胀或针感向下走窜为度。
鼻衄。
鼻衄多为风热袭肺,或肺热壅滞,循经上扰所致,俗称"上火"。天府为手太阴肺经穴,位于上臂,简易取穴可"以鼻点穴",是治疗鼻衄的经验有效穴。孔最为手太阴肺经之郄穴,阴经郄穴主治血证,肺开窍于鼻,故孔最尤善治疗鼻衄。
本方操作简便,对常见之肺热所致者行之有效。多数情况立竿见影,且一次即可收功。对于热甚者,可酌加:少商、商阳点刺放血。
五、减肥方
内分泌胃三焦小肠脾肾
李志道编著《常见病耳穴治疗图解》
调整胃肠功能清利实热。
耳穴埋藏揿针或王不留行籽,胶布固定,每日在感觉饥饿时或饭前按压,每次按压3分钟左右,中强度刺激,3天更换对侧耳穴,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形体肥胖,消谷善饥,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等。
脾胃乃升降之枢,与消化功能、能量、水盐和物质代谢密切相关。单纯性肥胖患者中,胃肠实热型最为常见。其病机主要是素体阳盛体质,又加之饮食不节,贪食过多的肥甘厚味,实热积于胃肠,胃肠功能失调。故耳部穴位内分泌,胃,三焦,小肠,脾,肾调节肠胃的功能,消除肥胖。
1、多食易饥者,加饥点。2、嗜睡者,加额。3、饮水多者,加渴点、肺。4、便秘者,加大肠。5、动则气急汗出者,加肺。
六、戒烟方
交感神门口肺
李志道编著《常见病耳穴治疗图解》调和气血,通络解*。
耳穴埋藏揿针或王不留行籽,胶布固定,每日按压3次,每次按压3分钟左右,中强度刺激,3天更换对侧耳穴,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烟瘾癖发作。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虽分脏腑、九窍、四肢、百骸等,但它们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每一局部又是一个小整体,耳亦如此,不仅是一个听觉器官,而且和经络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理、病理方面息息相关。故耳部穴位交感、神门、口、肺,可宣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功能,消除瘾癖之功。
1、气喘、咳嗽、心悸、气短者,加大肠、心。2、头昏、耳鸣、遗精、月经紊乱者,加肝、肾。3、胃痛、腹胀纳差者,加脾、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