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歌赋
针灸歌赋是古人编撰的关于穴位,针灸治疗等方面的简单、易懂、便于记忆的一种歌赋,它对复杂繁琐的穴位进行了归纳,对针灸的学习极有帮助。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回阳九针穴,治疗阳气脱绝的九个主要穴位,为临床急救常用的有效穴位,用于治疗晕厥、肢冷脉伏,阳虚欲脱时施术可回阳救逆挽救生命。出《针灸聚英》,即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环跳、(足)三里、合谷。
平时常按揉这些穴位.也有很好的养生保健功效。
哑门穴
取穴方法: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经属:
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解剖:
在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弓间韧带和脊髓;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三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
穴位配伍1.泻哑门、听会、外关(或中穴渚)、丘墟治高热或疟疾所致耳聋;
2.配人中、廉泉治舌强不语、暴喑、咽喉炎;
3.配百会、人中、丰隆、后溪治癫狂、癫痫。
4.配风池、风府治中风失语、不省人事;
5.配劳宫、三阴交、涌泉等九穴为回阳九针,可以开窍醒神治昏厥;
6.配脑户、百会、风池、太溪、昆仑、肾俞治大脑发育不全;
7.针哑门、肾俞、太溪治疗贫血。
刺灸法伏案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
主治疾病
舌缓不语,音哑,头重,头痛,颈项强急,脊强反折,中风尸厥,癫狂,痫证,癔病,衄血,重舌,呕吐。
劳宫穴
取穴:
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位于中指和无名指指尖处。在手掌有两条比较大的掌纹相交成“人”字形,沿中指中线向手掌方向延伸,经过“人”字相交点的下方区域,这个重合的地方即是劳宫穴。
解剖在第2、3掌骨之间,下有掌腱膜、指浅、深屈肌腱,深部为第1掌间骨间肌和第2骨间背侧肌;布有手掌侧静脉网、指掌侧总动脉、指掌侧固有动脉;布有正中神经掌支、指掌侧固有神经、尺神经的掌深支、掌浅弓及其分支。
针灸操作直刺0.3-0.5寸,禁灸。针刺时较痛,年老体弱者及孕妇慎用。
主治心痛,心悸,癫狂、痫,口疮,口臭。中风,善怒,发热无汗,两便带血,胸胁支满,*疸。心绞痛
中脘穴
中脘穴Zhōngwǎn(RN12)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别名:上纪穴,胃脘穴,大仓穴,太仓穴,胃管穴,三管穴,中管穴,中碗穴。
穴义:任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
取穴
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布有第七、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疾病
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
穴位配伍
1.配百会穴、足三里穴、神门穴治失眠、脏躁;
2.配膻中穴、天突穴、丰隆穴治哮喘;
3.配梁丘穴、下巨虚穴治急性胃肠炎;
4.配肝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穴、公孙穴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5.配上脘穴、梁门穴(电针20分钟)治胆道蛔虫症;
6.配阳池穴、胞门、子宫穴(针灸并用),治腰痛、痛经、月经不调(子宫不正);7.配气海穴、足三里穴、内关穴、百会穴治胃下垂。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涌泉穴
名称释义
(1)涌泉。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该穴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它联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肾经体内经脉中的高温高压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故名。
(2)地冲。地,地部也。冲,冲突也。地冲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理同涌泉名解。
(3)肾经井。井,地部孔隙也。本穴气血运行是体内经水由地部孔隙外出体表,故为肾经井穴。
(4)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体内外出体表的高温水液,出体表后水液大量气化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此气因气湿重不能上行天部的更高层次,而是蒸升到天部的较低层次,只表现出木的一发特征,故其属木。
功能作用:散热生气。定位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解剖下为跖腱膜、趾短屈肌腱和第2蚓状肌,深层为骨间肌;布有足底动脉弓;有足底外、内侧神经和第2趾足底总神经分布。
主治1.昏厥、中暑、癫痫、小儿惊风等急症及神志病患;
2.头痛,头晕;
3.咯血,咽喉肿痛;
4.小便不利,便秘;
5.足心热;
6.奔豚气。
操作直刺0.5~1寸,针刺时要防止刺伤足底动脉弓。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休克、高血压、失眠、癔病、癫痫、小儿惊风、神经性头痛、遗尿、尿潴留等,为急救穴之一。涌泉药物敷贴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配伍1.配水沟、内关主治昏厥;
2.配前顶、印堂、神门主治小儿惊风;
3.配太虚、照海、鱼际主治咽喉肿痛。
三阴交
穴位解剖
1.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趾长屈肌(腱)、(踇)长屈肌(腱)。
2.皮肤由隐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隐神经和起于足背静脉网内侧的大隐静脉,神经和静脉并行。
3.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小腿深筋膜以后,在小腿三头肌(腱)的前方,进入趾长屈肌(腱)和(踇)长屈肌(腱)。
4.在趾长屈肌(腱)后方,有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经过。以上诸肌腱由胫神经支配。
经属:足太阴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
穴义:足三阴经气血在此交会。
太阴。太,大也。阴,阴之属也。本穴物质为足三阴经气血交会而成,位处足部,总体表现出较强的阴寒特性,故名太阴。足少阴厥阴太阴之会。理同三阴交名解。足太阴络。络,联络也。本穴物质为足三阴经交会而成,气血物质又由本穴重新分配到足三阴经,本穴有联络足三阴经气血的作用,故为足太阴络。
附注:(1)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足太阴络。(2)孕妇禁针。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富含水湿,性温热。
取穴方法
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吋,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主治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尽,遗精,阳痿,阴茎中痛,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膝脚痹痛,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高血压病等
太溪穴
取穴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
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当胫神经之经过处。
主治疾病
头痛目眩,咽喉肿痛,牙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咳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穴位配伍
配然谷穴主治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
配肾俞穴治肾胀;
配支沟穴、然谷穴治心痛如锥刺。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肾经腧穴、原穴。
别名大溪穴,吕细穴。
穴义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泻而多灸,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环跳穴
穴位解剖1.皮肤、皮下组织、臀肌筋膜、臀大肌、坐骨神经、闭孔内肌(腱)与上下孖肌。
2.皮肤由髂腹下神经的外侧支和臀上皮神经的双重分布。
3.皮下筋膜发达,富有纤维和脂肪组织,臀部的后下部有肥厚而致密脂肪形成脂肪垫。
4.在臀大肌深面,坐骨神经由骨盆出闭孔内肌上方的梨状肌下孔。
体表定位
在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向下则投影在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中点稍内侧。坐骨神经的内侧有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血管及阴部神经、血管等。神经下方的闭孔内肌腱及其上下方的上下肌均由骶丛的肌支支配。
取穴:侧卧,伸下足,屈上足,在大转子与督脉腰俞之直线上近大转子侧1/3处陷中取之,针一寸五分至二寸五分操作方法1、针尖略向下方斜刺2.0~3.0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下肢放散,以治疗坐骨神经及下肢疾患。
2、针尖斜向外生殖器及少腹方向刺2.0~3.0寸,麻胀感可达外生殖器,治疗外生殖器及少腹疾患。
3、针尖向髋关节直刺2.0~2.5寸,局部酸胀感,治疗髋关节疾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主要功效功能作用:健脾益气。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1.配伍:配殷门、阳陵泉穴、委中穴、昆仑穴,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治坐骨神经痛。
2.配居髎、委中、悬钟,有祛风除温散寒的作用,主治风寒湿痹证。
3.配风池穴、曲池穴,有祛风活血止痒的作用,主治遍身风疹。
治疗病症
1、运动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脚气;
2、其它:感冒,神经衰弱,风疹,湿疹。
合谷穴
定位
在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
或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一、二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即是。
解剖定位
此腧穴在第1、2掌骨之间,第1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病症
身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衄鼻渊、咽喉肿痛、齿痛面肿、耳聋、失音、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痄腮;发热、恶寒、咳嗽、无汗或多汗、疟疾;脘腹疼痛、呕吐、便秘、痢疾;小儿惊风、抽搐、癫狂、癫痫;痛经、闭经、滞产;瘾疹、皮肤瘙痒、疔疮、丹*;肩臂疼痛、手指肿痛、麻木、半身不遂
针刺
直刺0.5~1.0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肘、肩、面部;或深刺2.0~3.0寸,透劳宫或后溪时,出现手掌酸麻并向指端放散。针刺时针尖不宜偏向腕侧,以免刺破手背静脉网和掌深动脉而引起出血。此穴提插幅度不宜过大,以免伤及血管引起血肿;
孕妇禁针。
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
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等。
足三里穴
定位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解剖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1.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
2.咳嗽气喘,心悸气短,乳痈。
3.失眠,癫狂,头晕。
4.虚劳赢瘦,水肿。
5.膝痛,下肢痿痹,脚气。
操作直刺1~2寸。临床运用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配伍1.配冲阳、仆参、飞扬、复溜、完骨,有补益肝肾、濡润宗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2.配天枢、三阴交、肾俞、行间,有调理肝脾,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月经过多,心悸;
3.配曲池、丰隆、三阴交,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头晕目眩;
4.配梁丘、期门、内关、肩井,有清泻血热,疏肝理气,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乳痈;
5.配上巨虚、三阴交、切口两旁俞穴,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用于胃次全切除术;
6.配阳陵泉、行间,有理脾胃,化湿浊、疏肝胆,清湿热的作用,主治急性中*性肝炎;
7.配中脘、内关,有和胃降逆,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痛;
8.配脾俞、气海、肾俞,有温阳散寒,调理脾胃的作用,主治脾虚慢性腹泻。
功效生发胃气、燥化脾湿。附注(1)足阳明经所入为“合”。
(2)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相关论述1.《灵枢》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足三里。
2.《灵枢》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为干。肠中不便,取三里……善呕,呕有苦,长太息,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
3.《外台》凡人年三十以上,苦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以三里下气。
(参考文献:来自网络)
《经典回顾一刻,针灸歌赋时光》
纽约中医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