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物生发,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节令,身体五脏六腑的阳气要生发出来,积累了一个冬天的寒湿、*素,浊气等陈旧之物也要代谢掉,而且在春季里也最易排出。
然而,如何让身体五脏六腑的阳气生发出来呢?
阳气生发,关键在后背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的阳气要生发出来,关键部位在后背,为什么呢?
因为:
01
背部是以脊椎为中心的整个人体的全息缩影,是人体五脏六腑的最直接的反应区,人体的五脏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相应的对应区,如:
背上部对应肺和心脏;
背下部对应脾、胃、肝、胆;
腰部对应肾、膀胱、大肠和小肠;
背部健康与否,往往直接反映着脏腑是否正常运转。
由此可见,背部是健康的晴雨表,是人体坚实的保护屏障,无论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还是精力旺盛的青壮年,亦或是颐养天年的老人,
最美逆行者
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可以说,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绚烂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个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肆虐,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武汉的疫情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基层工作者,在疫情爆发的那一刻,他们就拿起了“武器”奔赴“战场一线”,因为有了他们,我们坚信这场战争的胜利属于我们,而当下的抗疫一线,“中医药”被频频提及,备受追捧,展示着独特的疗效,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用抗疫成绩证明防治新冠肺炎,中医药有实力!
早在2月3日,医院首批以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8名确诊患者出院;而在广东省,临床使用“肺炎1号”方治疗新冠肺炎(轻症)确诊病人50例,全部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无一例患者转重症。权威数据显示,目前湖北地区确诊病例中,中医药参与率达75%以上,其他地区超过90%。最新消息显示,2月16日,江医院抚生院区收治的23名确诊患者中,有2名利用纯中医治疗的患者出院。纯中医能治愈新冠肺炎,虽然个案并不能以点概面,但其利用自身特色和优势,已经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证明了自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交出了阶段性答卷。结果让人欣慰。山东省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中医药专家组首席专家张伟深有感触地说:“医院也从一开始的不太热心,到现在想得起、用得上、信得过。现在我们10医院里都有省里派驻的中医医生,从治疗到预防,从医院到社区,都在广泛使用中医中药。”
正是这种疗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要求,在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强化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提升临床救治效果,齐抓共管、精准防治,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第五版国家《方案》描述,本病潜伏期长,确诊病例分为四类(轻症、普通型、重型、危重型),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轻症病例可无发热,临床症状轻,影像学与无改变;普通型,甚至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也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大部分患者并无热甚的表现。从中医学角度分析,其符合中医湿温类疫病特点,表现为湿邪氤氲粘腻,缠绵难解,容易阻滞气机,出现湿疫郁肺、热*闭肺、*损肺络,甚至气营两燔、内闭外脱等证候。各地区《方案》中,对新型肺炎的中医证候分型涵盖了其主要临床特征。
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带领团队和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首都医科医院院长刘清泉团队合作完成的《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各地诊疗方案综合分析》指出:治疗性地方《方案》中仅列出药物组成,而未列出方剂名称的有26处,观其药物组成,多为数个经方合用加减化裁而成,具有明确名称的中药方剂共40种,中成药32种。按照应用频次排序,中药方剂中麻杏石甘汤频次最高为15次;其次为宣白承气汤和升降散;中成药中,安宫牛*丸频次最高为15次,其次为血必净注射剂和连花清瘟胶囊(颗粒)。
现在将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医药部分摘抄出来,供大家学习: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
医学观察期
临床表现1:乏力伴胃肠不适
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
临床表现2:乏力伴发热
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胶囊(颗粒)、防风通圣丸(颗粒)
临床治疗期
(1)初期:寒湿郁肺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或无热,干咳,咽干,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腻,脉濡。
推荐处方:苍术15g、陈皮10g、厚朴10g、藿香10g、草果6g、生麻*6g、羌活10g、生姜10g、槟郎10g
(2)中期:疫*闭肺
临床表现:身热不退或往来寒热,咳嗽痰少,或有*痰,腹胀便秘。胸闷气促,咳嗽喘憋,动则气喘。舌质红,苔*腻或*燥,脉滑数。
推荐处方:杏仁10g、生石膏30g、瓜蒌30g、生大*6g(后下)、生炙麻*各6g、葶苈子10g、桃仁10g、草果6g、槟郎10g、苍术10g
推荐中成药:喜炎平注射剂,血必净注射剂
(3)重症期: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辅助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推荐处方:人参15g、黑顺片10g(先煎)、山茱萸15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丸
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4)恢复期:肺脾气虚
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推荐处方:法半夏9g、陈皮10g、*参15g、炙*芪30g、茯苓15g、藿香10g、砂仁6g(后下)
中医科简介
医院医院的重点特色专科之一,设有中医科门诊、中医儿科门诊、中医科病房、中医特色治疗室,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技术人员1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研究生3人。配备有电针治疗仪、中频疼痛治疗仪、TDP电磁波治疗仪、腰椎牵引床、颈推牵引器等理疗设备。中医科坚持以辩症施治为核心,大力发展中医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开展中药治疗、针灸、拔罐疗法、刮痧疗法、艾灸疗法、放血疗法、中药外敷、熏蒸及外洗、穴位贴敷、穴位注射、手法整脊治疗等诊疗项目,突出了中药与非药物疗法特色,对下列疾病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提高:
一、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腰肌筋膜炎、腰椎滑脱;二、颈肩综合征、颈肌筋膜炎、颈源性头晕、头痛、失眠、血压异常;三、关节炎、滑膜炎、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足跟痛、关节扭伤;四、中风偏瘫后遗症康复治疗,面瘫、面肌痉挛,偏头痛,神经衰弱;五、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肠炎,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六、小儿体虚感冒,发热,咳喘,厌食,腹泻,便秘,斜颈,肌张力增高等。
中医科-、
中药房-
素材:中医科
本期编辑:张倩
▼您的健康我们用心守护▼把时间交给阅读急诊-(24小时)
-(24小时)
咨询-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