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一些情况:、
总觉得自己身体有病,医院做检查;常常头疼、肚子疼,一紧张就身体出问题;身体有多种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鼻炎、皮肤过敏……几个月前,央视发布了这样一个新闻:
头疼胃疼,找不到病因可以去看心理科/精神科。
为什么身体的疼痛会跟心理问题产生关联?
这就要提到我们长期以来对于“健康”的误解。
什么才是健康?
健康不仅仅指的是身体健康,还有心理健康。
但身体的健康直接可见,容易感知,因此我们更容易觉察到身体的不适。
而心理健康,看不见摸不着,因此我们对于「心理的不适」常常难以感知。
由于过去对“精神病”的污名化,常常把心理亚健康,神经症等心理问题简单粗暴等同于精神病,让很多人对心理健康视而不见。
比起心理不适,身体的不适似乎更加理直气壮、合情合理。
于是,当我们心理不舒服时,常常通过身体表达出来。
最典型的诸如疑病症、躯体化等等。
今天,我们聊一下「身心健康」这件事。
典型的身体心理疾病有好几类:
「心身疾病」、「身心疾病」、「躯体化」和「躯体化形式障碍」、「疑病症」等等。
让我们先逐一了解。
1、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disease)心身疾病,顾名思义,是指由心理引起的躯体疾病。
一般而言,代表性的心身疾病有7种:
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局限性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及支气管哮喘。
如今心身疾病的分类日益扩展,包括但不限于:
偏头痛、经前综合症、睡眠障碍、皮肤病(荨麻疹)、弱视、过敏性鼻炎、乳腺增生等等。
心身疾病的发生机制源于个体在生活、学习、工作经历中,由于受到特别现实事件的刺激,或者对某些事件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从而引发内心冲突,导致心理状态长期不可调和,最终影响到身体的生理变化,出现心身转换,例如出现阳痿(心因性)、强迫行为、癔症等等。
这些难以调和的心理冲突,或者长时间无法舒缓内心的紧张,以及形成不良认知习惯和人格特征等因素,与人们熟知的病*、细菌一样,都会引起躯体疾病。
心身疾病的重点在于心理,尤其是我们的情绪,但却常常以躯体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先举个例子:
A,高三学生,学习十分紧张,有时候会焦虑,入睡困难。
偶尔一次机会,她忽然了解到一向表现恩爱的父母其实在闹离婚。
一个很大的冲击,让她产生质疑“还有什么是真的,还有什么值得相信”。
学习压力与家庭变化让A无所适从,她无法理解父母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戏码。
想不通的苦恼、对父母分开的害怕,以及成绩的下降让A开始感到胸闷;
这是她最初的躯体症状,后来发展到腹胀、腹痛、拉肚子。
医院检查,吃了一些肠胃药,好一些。
但总是反反复复,并且症状随着她的心情改变而减轻或加重。
在A心里,由于掀开父母虚伪完美关系下的不堪而备受压力,无法通过语言表达的内心感受(难过与愤怒)如同无法消化的食物;而准备高考所带来的学习紧张让她肠胃紊乱,“拉肚子”似乎在宣泄内心的苦闷与焦虑。
A通过“胸闷、腹胀、腹痛、拉肚子”这些躯体化形式表达她内心的各种不安与纠结。
2、身心疾病(somatopsychicdisease)身心疾病是从身到心,身体疾病在前,因为身体疾病而引起心理、行为上的改变。
例如:更年期综合症、老年性痴呆、经期精神紧张等。
举两个例子:
B,52岁,家庭妇女。
一向情绪稳定的她,最近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这让家人朋友同事都觉得莫名其妙,她自己在发完脾气后也觉得很内疚,但一遇到事情又无法自控...后来去看医生,才知道自己已到了更年期,身体的激素水平的改变让她的情绪也受到了影响。
C,青年舞蹈家。
在一次演出中摔伤,之后由于急于回到舞台,未能遵医嘱治疗休养;旧伤未好,新伤又增,以至于影响正常行走,不能重返舞台。身体状况的改变让他无法适应,情绪处于抑郁状态。
3、躯体形式障碍(SomaticSymptomDisorder)躯体形式障碍是一个诊断术语。
它是指一类精神疾病,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
如果大家感兴趣,具体可以查阅DSM5躯体症状障碍(SSD)诊断标准。
躯体化是一种现象,或者说是一个临床概念,并非诊断术语。
一个人本来有情绪问题或者心理障碍,但却没有以心理症状表现出来,而转换为各种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以此作为表达和应付社会和个人烦恼的手段。
其成因与遗传、个性特征、心理社会因素紧密相关,常常伴随社会功能受损。
躯体化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通过躯体症状的形式表达精神心理的不适,外化内心冲突以及被压抑的情绪,借此将内心矛盾或冲突转换成内脏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这是一个潜意识的过程,个体以躯体生理症状来应对心理苦痛和情绪问题,并非有意而为。
4、疑病症(Hypochondriasis)疑病症,顾名思义就是,总怀疑自己有病。
指在未经专业医务人员做出诊断的情况下,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作出不恰当的评估——
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
反复就医,对自身健康状况过度警觉;
尽管经反复医学检查显示阴性,或医生已告知其没有相应疾病的医学解释、也不能打消其顾虑。
疑病症患者通常伴有明显的焦虑与抑郁情绪。
并且,他们将大部分或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健康问题,以至于已经影响到人际交往,甚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
“躯体化”与“疑病症”的不同在于,“躯体化”常常表现为多种多样的躯体症状或疾病,而疑病症集中在身体的一或两个器官病症或某个身体系统。
我们通过举例来说明:
躯体化
D,性格内向,追求完美,一向工作认真。
去年年末,由于年终业绩审核未能评上优等,认为领导对自己有成见,但又不敢与领导沟通,一直郁郁寡欢,心事重重;
春节过后,陆续开始出现各种躯体症状:恶心、心悸、腹泻、疲乏、头晕、多汗、怕冷......
医院检查无异常,一直未愈,逐渐发展到偏头痛反复出现,不得不请病假在家休养,生活与工作都受到影响。
疑病症
E,自从前年春节开始,认为自己有咽喉炎,不断四处求医。
医生检查后,告诉其检验结果没有大问题,病情不严重;
但E认为咽喉有严重问题,患了不治之症,担心自己很快就会死,坚决继续就诊不同专家,长年感到担心、紧张。
在我们了解了不同心理专业术语对身与心关系的表述之后,
我们一起看看躯体化的心理原因,动力性的解释以及相关心身疾病的理解。
1、躯体化的心理原因压抑的习惯
传统教育让许多人从孩童开始就很少有情感表达的体验,更多的是习得用压抑的方式面对各种情绪,例如:紧张、愤怒、难过、伤心、恐惧等等。
我们都知道,压抑内心诸多情绪,实际上心理的许多内容并没得到处理与消化,相当于缓兵之计,只是搁置隐藏,也就是这些情绪或情感都还在。
换成身体不适的方式,虽然在表达内容上迂回与隐晦,但在表达形式上是直接简单、易操作。
当一个人得病,会让周围重要他人担心、焦虑,甚至为其得病痛苦而感到内疚,这个时候,他相当于在用被动攻击的方式曲折释放内心情绪。
举一个例子:
F,在单位里做会计,是出了名的老好人。
她害怕冲突,有什么事情都习惯说好的好的。
今年三月以来,由于新项目的开展,部门领导经常让她周末加班,而这个时候正值她的女儿小升初,她不愿意加班,但担心说”不“又会让领导对自己有看法。
每一次周末加班,她都积极认真,但回到家会生闷气到无法入睡。长时间的睡眠不足,她开始感到头晕无力,只能请病假在家休息。这样,不但无法周末加班,连正常工作都很难坚持。
在这个例子中,F并非假装有病,她的确是病了,但更多的病是在“心里”。
她通过这样的方式对部门领导说“不”,可以隐晦的表达自己对别人的不满而无需直面冲突,变相释放一部分的情绪。
适应模式的妥协
在过去大家的共识里,似乎去精神科或心理科,甚至看心理咨询,都好像会让别人觉得这个人是神经病。
一直以来,对心理问题的不重视与不敢正视,甚至对心理问题的污名化,都会让很多人感觉到,如果一旦因为心理问题求助,会被人看不起,会被周围的人质疑,甚至会因此否定自己。
这个时候,以身体的名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