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六经医案直入ldquo伤寒之门rd
TUhjnbcbe - 2021/3/21 13:19:00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http://www.zlniupixuan120.net

要想把《伤寒论》这本书看明白,非从实证入手不可。我临床大量用的是经方,从临床来看,病人的返诊率很高,治疗效果也比较好。

《伤寒论》这本书,提出了阴阳的概念,阴阳是个大纲,阴阳统六经,阴阳统八纲。三阳为阳证,三阴为阴证。阳证多热证、顺证,顺证就易治;阴证多寒证、逆证,逆证就难治,治起来比较复杂,变化也比较快。

《伤寒论》这部书,就是这么个线条,三阴、三阳:表阳证、表阴证、里阳证、里阴证、半表半里阳证,半表半里阴证。共分为六个证型。

1太阳病(表阳证)

麻*汤证:研究导弹的老科学家“30年头痛”怎么办?

有一位病人是个研究导弹的老科学家,他的病就是头痛,顽固性头痛达30年,头痛以后脑勺疼痛为主,后脑疼痛得最厉害,一直治不好。后来找到我让我看。我看到他曾经找遍了京城名医看病,而且这些人有些是名副其实的中医泰斗,医术之高,深受患者爱戴。

我看了他们开的方子,觉得思路都很正确,比如有人用过柴胡剂、用过后世的川芎茶调散……不过,据患者说效果都不好。

我说你有没有怕冷?你出汗不出汗?

他说我不出汗,就是头痛,遇冷遇风寒头痛加重。

我给他摸脉,发现寸脉略微有点浮象,脉浮带点紧象。

寸脉略微有点浮象,脉浮带点紧象,不出汗,遇冷遇风寒头痛加重,这是太阳伤寒麻*汤证。

从另一种角度思考:他这头痛以后脑勺疼痛为主,后脑疼痛得最厉害,这时我就考虑,太阳主表,项背为阳,所以老是后脑痛。

根据脉象和太阳病位,就可以考虑此病可能为太阳病麻*汤证。

所以,我就开了麻*汤的处方,因为麻*汤发汗劲急,所以我开得不多,只给他开了3剂。我说你别多吃,吃3剂,等我下礼拜出门诊的时候你再来。然后我告诉他麻*汤的煎服法,麻*先煎去上沫。等到这位老科学家第二次再来复诊的时候,告诉我他没想到这3剂麻*汤就把他这30年的头痛给治好了!

学生:那你是抓住病人哪个关键之处了呢?

医生:主要是患病的部位,后脑疼痛,所以思路往太阳病上去想;还有就是不出汗,而且脉浮紧,这是麻*汤证。

但这个病情并不是完全符合《伤寒论》条文的描述: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汤主之。”这怎么办呢?这就要抓主症嘛,《伤寒论》有一个条文,在条,被视为一项伤寒临证法则:“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麻*汤证一般指发热、无汗……才能用麻*汤,一定要有表证,但是不是一定要发热、一定要无汗、一定要身体骨节疼痛才用麻*汤呢?也不见得,本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学生:为什么不用吴茱萸汤,吴茱萸汤也有头痛的症状?

医生:吴茱萸汤证的头痛,或者是有胃寒,或者是寒饮上犯,并且以颠顶疼痛为主或者是满头痛。再者,吴茱萸汤证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症状就是呕吐。吴茱萸汤证一是头痛,二是眩晕,第三是呕吐。而麻*汤没有呕吐。所以排除吴茱萸汤证。

学生:太阳病所涉方剂中,您用的哪个方子最多?

医生:太阳病里我用得比较多的就是桂枝汤,桂枝汤是一个系列嘛,桂枝汤、麻*汤我都用过,以桂枝汤为最常用。上述这个例子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用麻*汤的例子,麻*汤本身我用的次数不是很多,这是其中的一例。当时我记得麻*没有用9克,我记得用的是6克,用了几剂他就好了。这就是按照六经辨证的思想,见麻*汤证用麻*汤,而不管是什么病,肯定就有效。不是麻*汤证而用麻*汤肯定是错误的、无效的。

你们要特别注意:麻*剂,不是说这人恶寒、怕冷,然后这个人就可以用麻*汤了。在一些内科病里沉寒痼疾,几十年还存在的麻*汤证就可以用麻*汤,像我上面这个病例,30年的顽固性头疼,就是麻*汤证,脉浮紧,遇冷遇风寒头痛加重,我就是根据这些,用麻*汤3剂药解决问题。如果以后我再碰上有类似的顽固性头疼,遇风寒加重,那我首先考虑他是不是麻*汤证,有没有脉浮、有没有脉紧,有没有一遇风寒恶寒、疼痛加重,如果有的话,我就可以优先选择麻*汤。

除了上例中的治头疼,还有治鼻炎的案例:

东北的一个小孩,一到秋天的时候,鼻炎流清鼻涕,简直是怎么流也流不完。后来,碰到我给他看病。开始的时候,我用一些常用的治疗鼻炎的方子,像苍耳子散等这些药物加减,效果都不好。脑袋老发沉、头痛,外感风寒,遇风寒鼻子就不通。

我当时考虑:外感风寒,遇风寒鼻子就不通,还是肺窍不利,麻*剂的麻*配杏仁达表开里,确实能开肺气,所以当时考虑开肺窍,用麻*汤。我给他宣发肺气,把肺气宣发开,看他的窍通不通。

后来我试着给他用麻*剂,三五次就好了。鼻子也通了,头也不疼了,原来脑袋老发沉好了。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病案,这是一个个人总结的经验,以后我再遇到类似的鼻炎症,就多了一条路,考虑麻*剂,或不用麻*汤,而用其他的麻*剂,麻*用了6克,用的量也不大。

有的人用了一辈子经方,麻*汤却根本没用过。这非常让人遗憾。我本人也曾给自己用过麻*汤:曾经有一次,我身体不舒服,全身发紧、酸疼,说不上来那难受劲儿,一摸脉浮紧。全身怕冷得厉害,毛孔都怕冷,发紧。怕冷,还觉不出热来,真是冷得头皮都发炸,我得盖两床被子,捂两个热水袋。

麻*汤原方原料直接下,真是汗出如水,那是峻汗之剂。桂枝汤不能发大汗,麻*汤可以发大汗。你服桂枝汤要喝点粥,如果单纯服桂枝汤是不出汗的,必须还要借助粥的力量驱邪外出,因为这是小风之邪嘛!但这麻*汤就不一样,它汗发得厉害。患麻*汤证的人,一感冒全身就怕冷得厉害,毛孔都怕冷,发紧。怕冷,你还觉不出热来,其实是发烧,这个情况出现脉浮紧,直接就用麻*汤,不考虑别的。我把头一煎麻*汤服下去,汗就出来了,出来以后觉得身上轻松点了,接着喝第二煎,隔了不到两个小时,这一杯药下去,汗湿透了,我脑袋、嘴皮都是汗,滴沥吧嗒使劲往下淌,我就觉得身上不那么紧了,全身轻松多了,但起来一走动,还是觉得身上有点凉。我说还不行,还得再吃麻*汤,于是接着熬药,吃完晚饭后接着服。这样两剂药,分四次喝,等于两个小时喝一次,这是我对麻*汤的亲身体验,那真是效如桴鼓,15分钟可以出汗,4个小时就好了。

太阳病的辨证,不一定是必有恶寒、发热,才可以用麻*剂、桂枝剂,因为桂枝剂这药在《伤寒论》这本书出现的次数非常多,几十次,它不是单纯代表治疗外感这样一个方子,包括妇科病、产后病都可以运用,它既可以治内伤又可以治外感。

2阳明病(里阳证)

白虎汤证:医院束手无策的高烧50天为什么药到病除?

一位女患者,46岁,医院,高烧不退50多天,所有的抗生素、激素都给她用上了,高烧也退不下来。

后来他们就托了人请我去,到那一看,真是高烧不退,体温一直在39℃~40℃左右徘徊,怎么也下不来。症状就是发热汗出,不停地拿餐巾纸擦汗,脉象是洪大脉。

这是非常典型的白虎汤证。我给她开了白虎汤,就是生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生石膏用量比较大,40克。我还进行了加减,还加了个蝉衣,看她舌苔有点厚,又加了个芦根,一共就6味药。第二天晚上病人就退烧了。而此前医院里,因为有四肢关节疼的症状,被诊断为疑似类风湿,又疑似红斑狼疮,查来查去也没有给她确诊。我去看的时候,就按中医的辨证论治去治疗,就是阳明病里热,用了中药以后患者很快就好了。医院的大夫对病人家属说,你们把方子拿给我们看看,看用什么样的中药把我们几十天解决不了的问题给搞定了。他们拿过方子一看,就这几味药啊,中医真挺厉害!

白虎汤这方子是阳明病里热证的一个主要方剂,有不恶寒,但恶热,汗出,大热,脉洪大等这些个症状。这个方子临床用得比较多。

3少阳病(半阳证)

小柴胡汤证:凭脉如何推断出患者的多种症状?

患者情况:脉弦滑,三脉俱弦,关脉独旺,脉在一条线上,上中下都有,这叫弦脉。再往下轻轻一使劲,两头轻了,中间还是弦得很厉害,叫“关脉独旺”。舌苔薄白。

患者自述:昨天感觉不太舒服,也说不上哪儿不舒服,昨天晚上就很奇怪,以前睡觉都是一挨着枕头就睡着了,平时睡眠很好,但昨天晚上居然第一次在睡觉的时候,一会儿一醒,一会儿一醒,口苦,口奇苦,平时很少这样。

学生甲:老师,我们先摸一下这位患者的脉,您给评点一下,感觉像是沉、滑。

学生乙:沉、弦、滑。

医生:沉倒不沉,这脉哪儿沉哪?你轻轻一搭就有了,中取就很明显,哪儿有沉脉啊?弦滑脉。(对患者说)你最近有什么着急的事儿啊?

患者:好像没什么事儿。

医生:心里有点起急。

患者:有点急,事儿倒没事儿。

医生:摸这种脉,就知道你心里起急,“三脉俱弦,关脉独旺”,这种脉的人心里肯定起急。你碰到这样的病号,男患者也好,尤其是女患者,“三脉俱弦,关脉独旺”,你就可以问问:起急了吧?

注意,有些人看起来很平和,特别是有些人修养好,表面上看着特别平和,其实可能在心里非常急。这是内紧外松,你摸脉你能摸出来。关脉独旺就是鉴别方法。

当然,还有的人是三脉俱旺,这样的人一看就是风风火火的,一看就是个急脾气。

学生甲:弦吗?

医生:怎么不弦啊,这不是端直吗,你看看这是不是端

直?!“弦脉条条端直长”嘛。

学生乙:怎么体会这个弦脉?

医生:弦脉,这个人是三脉俱弦,你看,上下都有,你中取上下都有,它在一条线上。上中下都有,这叫弦脉。再往下轻轻一使劲,两头轻了,中间还是弦得很厉害,叫“关脉独旺”,说明患者心里有着急的事儿。

伸舌头我看看。你看舌苔薄白嘛。

医生:关脉独旺,睡眠不好,口苦咽干。

看这种病运用直线思维就可以了,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脉弦,脉证相合,小柴胡汤就可以了(可以加首乌藤即夜交藤30克)。

学生:生牡蛎呢?

医生:不要用生牡蛎。

学生:为什么?

医生:生牡蛎它是镇静安神。狂躁、汗出、易怒、烦躁,这时候可以用生牡蛎,而这位患者没有这些症状,单纯用一个首乌藤就可以,用于安神、入睡。

学生:是不是用酸枣仁也可以?

医生:不要用酸枣仁,为什么呢?虚证用酸枣仁,这个患者不是虚证。他是因为少阳之热,上冲头脑,引起的夜寐不安。这个热是少阳之热,而非虚热。

学生:口苦,如果不口渴就不用加生石膏吧?

医生:他口不渴,加什么生石膏啊。口干用生石膏,而口渴加生石膏没有用,生石膏不止渴。你看看白虎加人参汤,对于渴,得人参和石膏配着才止渴呢,人参止渴。

学生:你干吗不问这个患者别的症状就直接辨证开方了?

医生:抓主症,不用问别的。你看我有那么多废话吗?我看病的时候,有的病人一句话都不说。

学生:你有没有可能漏掉一些重要症状?比如说像表证、小便利不利等,如果小便不利,光解表是误治啊。

医生:不是我妄自尊大,而是很多我必须了解的症状,我通过看舌、摸脉、望诊等能直接诊断出来,所以,就把问诊省略了。比如说,判断有没有表证,你摸脉还摸不出来吗?

像这位患者,他既不发热,也没有寒热往来,你为什么用柴胡剂?“但见一证便是”,有口苦,关脉独旺,有脉弦,睡眠不好,就可以了。

小柴胡汤本身有半夏就能安眠,另加一个首乌藤,吃完肯定有效,能睡着觉。

学生:首乌藤是单纯安神的?

医生:就是单纯的安神药,帮助睡眠的药物。

学生:古人书写的结论,都是定法,用到当代人的身上怎么样能用活呢?比如说小柴胡汤的主治,定论是“口苦咽干目眩……”,但是,没有口苦、没有咽干,小柴胡汤可以用吗?

医生:也可以用!《伤寒论》上讲“伤寒,脉弦细,头痛有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这已经告诉你了,没有口苦,也没有咽干,也可以用小柴胡汤。

你们想想,可不可以用?偶尔发热的,没有口苦咽干也可以用。*疸,小柴胡汤也可以用。

经方是活的量化,不是死的量化。比如,小柴胡汤证,可以治无数的病,只要显示出小柴胡汤证,这是精确的灵活的量化。感冒、发烧、肠胃病、呕吐、下利,只要出现小柴胡汤证,用小柴胡汤就好使。这是不是量化?这是准确的量化。只要在这个证上,不管什么病,头晕、头痛,都可以用,用上就好使,这是不是最准确的量化?

4太阴病(里阴证)

四逆汤证:面对多年遍寻名医无法治愈的牙龈出血症。

某病人,男,45岁。糖尿病、高血压,吃降压药也不行,血压也高,低压也高,主要是低压高。高血糖15.6mmol/L,然后长期腹泻,一天五六次,腹泻很多年,面色灰暗,舌质淡,苔特别少,脉沉细。长期牙龈出血,每天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嘴里先出一口血。口不干,有时候肚子不舒服,有时候隐隐作痛。腹部不适,而不是胃脘不适。

医生:(对学生说)上面这个病例,请你们自己独立思考该如何治疗。

学生:这个患者患病多长时间?有一年?

医生:6年。

学生:口干吗?

医生:没有。

学生甲:寒证?胃脘部不适吗?

医生:他就是肚子不舒服。不是胃,而是肚子不舒服。

学生甲:上热下寒?

学生乙:太阴病,用理中汤。

医生:一看牙龈出血很容易就考虑为有上热,这个疾病的表现是个热病。以前也有医生看过,清热啊,脾虚啊,补气啊,气能摄血啊,补中益气啊,可是,都没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所以,要继续深入思考。腹泻是15年的太阴寒证。这是个“寒热错杂”症状。或者是上热下寒,或者是真寒假热。

出血的原因很多,其中,胃气虚了,就固不住血液,它收不住,中医讲“脾统血”,其实是胃气,胃气虚了。你看好多胃出血的病人,《金匮要略》里面很多用理中汤,为什么用理中汤?就是恢复胃气,让他自己行气行血的功能恢复了,它气血自止。这是真正的虚证,这个人看中医的时间很久了。

胃气自固,气血自收嘛!患者腹内拘急,他肚子疼,下利。他这个下利是由于胃气不足,而牙龈出血,是胃气不足而上溢的那种血,不是个热证,或者说,是里寒迫出虚热。

虚阳外越,这是个虚证。阳脱于外,则外有热,灼伤阴络,夜间出血(晚上嘴里出血),实际上,里气足,寒气去,其病自止。

学生乙:那么,太阴病,用理中汤。对吗?

医生:不对,理中汤是理在中焦,他是肚子不舒服,腹部不适,不是胃脘不适。理中汤是下利、有痞满(心下痞硬),而他没有;理中汤的下利,有时候还有胃怕凉,他也没有(胃中冷,胃中虚冷,他也没有)。这是典型的太阴病四逆汤证,病已发展到下焦。

学生甲:我明白了,老师您的体系里的太阴病为“里阴证”,既包括病在中焦(如理中汤),也包括病在下焦(如四逆汤)。您体系中的少阴病为“表阴证”。

医生:你理解得对!《伤寒论·厥阴病篇》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辨证的要点,一个是下利,一个是腹内拘急,还有四肢疼、热不去、大汗出这3个症是在一起的。

学生:这3个症是什么?

医生:这是真寒假热,是吧?里边虚,虚阳外越,这是个虚热症状,而不是虚热证。凉药一点都不敢用的,是不是?这3个症状是在一起的,辨证要抓主症。如果医案中,这个病人也有四肢疼痛、大汗出、热不去,这说明是个很典型的症状,和《伤寒论》条文完全一致。不过,在这个医案中,这个病人没有这3个症状,就有一个内拘急,又下利,我就抓住两条,一个是下利不止,一个是肚子疼(少腹不适),用上四逆汤后病就好了。

这就是说,学习《伤寒论》,要抓字外的意思。如果你不能够看出,这个患者又没有汗出,又没有热不去,但是它可以换化。这个虚阳外越的虚热症状,不一定是“汗出、热不去、四肢疼”啊,这个牙龈出血也是热啊,但具体属于哪种热(实热证、虚热证、真寒假热等),这就要“读书于字外求之”。

用四逆汤原方,7剂药,6年的牙龈出血没了,血一点都不吐了,腹泻止住了,血糖从15.6mmol/L左右一下子降到6.1mmol/L,血压也正常了。

学生:四逆汤原方?

医生:一味药没加,就这3味药。

学生:附子用几克?

医生:附子用了8克,干姜用了6克,炙甘草用了10克,就这3个药,我一味药都没加。

正好那天有位中医主任在那,说你怎么用这个药,我看牙龈出血是个热证,我要是治疗的话,就得用石膏、白茅根。

正好我第二次出诊,他就又来了,专门问我怎么样了,我说你问病人吧。病人告诉那位主任,多年的牙龈出血疾病终于得到了有效治疗。

学生:运用四逆汤治疗阴证,您用得多吗?

医生:在临床上我所看的病人里头,真正阴寒的太阴证是不多见的。我把四逆汤归为附子剂,因为附子这种药,是大热之品,它既能维护人体的肾阳,又能刺激人体各种沉衰的机能,比如用四逆汤治心衰,其实就是要让患者沉衰的心肌恢复力量。为什么四逆汤下去后,有的病人的心脏就能恢复过来?因为这个汤剂就是让病人肌肉的力量恢复,刺激沉衰的机能恢复过来,这是四逆汤很大的一个功能。像有个糖尿病人,用其他的药不好使,我就用附子,大量用附子,用八味地*汤,下去效果就很好。

纯粹的四逆汤方子,我到现在为止用的不是很多。

科技部的一个老人,76岁了,从冰箱里拿出东西就吃,吃完了感觉肚子不舒服,一晚上拉了五六次,还感冒了。舌苔白,不厚,脉沉细无力。

开始我给他用半夏泻心汤,不见效;用附子粳米汤,也不行,效果还不行。

后来我考虑,直接从冰箱里拿出来东西吃,一晚上拉了好多次,那真是寒邪直中啊。是寒邪直入太阴,肛门收不住了,纯粹是个寒利。

这时我就考虑用四逆汤。结果有效,然后一直用四逆汤,用了两个礼拜病就好了。

5少阴病(表阴证)

少阴病桂枝加附子汤证:一剂药治愈老中医科主任的高烧。

医院的一位老中医科主任,70多岁了,高烧烧得说胡话,发热恶寒,骨节疼痛,恶寒得厉害,盖好几条被子,没有汗出,仔细询问,还是微微有汗。

我用桂枝加附子汤,一剂药就退烧了。

桂枝加附子汤的发烧,小便难,四肢疼,然后微微有汗,不是一点汗没有,而是微微有汗。这个时候冷得厉害,盖3床被子都不行,是个里边的真寒啊。真寒假热,一定要用附子从里边温里,让寒出来,烧才能退。表是开的,微汗,所以用桂枝加附子汤;表不开无汗,你可以用麻*附子细辛汤,或者麻*附子甘草汤。麻*附子细辛汤是恶寒、无汗。而且麻*附子细辛汤发烧通常不会超过38℃。

学生:麻*汤也能治这种情况,您为什么不用麻*汤啊?

医生:那个患者恶寒得厉害,是从里边冷。恶寒得厉害,是阴证。你去看看这个《伤寒论》第11条,你去看看去,“病人身大热,反欲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

学生:桂枝加附子汤的证是什么?

医生:桂枝加附子汤可以用来退高烧,退高热,阳虚漏汗,汗出多,恶寒,四肢疼,怕冷,冷从里边来的,盖着3床被子都觉得怕冷,还发烧。

学生:身上关节疼,桂枝汤也身疼痛啊,麻*汤也身疼痛啊,大青龙汤身上疼得更厉害,柴胡桂枝汤也疼啊?怎样鉴别呢?

医生:要从其他方面来进行类证的鉴别。

桂枝汤脉浮缓,麻*汤脉浮紧,大青龙汤证的脉一摸绝对是浮紧脉。

麻*附子细辛汤脉沉。桂枝加附子汤脉也沉,不是浮脉。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从临床得来的经验。

你碰到心动过缓了,直接用麻*附子细辛汤,用上去就有效,告诉你,这都是我经验的总结,灵光闪现所得啊。

6厥阴病(半阴证)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看东西变形之疑难怪病的诊治奥秘。

有个女孩子,大概二十六七岁吧,她眼睛看东西就变形,医院,也没有办法。对于这个疑难怪病,我的原则是“咬定六经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她胁下痛,胁下胀满,口苦,大便偏稀,舌红少苔,脉弦细。当然她那个大便稀不是溏泄,一天拉两三次不是溏泄,不是下利无度的那种情况。

我给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基本上好了,看东西不变形了,中医看病,“有此证用此方”,她有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你才能使,不是此证用此方有害无益。

柴胡剂分两种情况,从阳(热)、从阴(寒),有阴阳进退之机。

从阳证则是热证,小柴胡汤主之(热在半表半里);从阴证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

半表半里阳证,就是小柴胡汤;半表半里阴证,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这个病是寒热错杂之机:上面有热,口苦、咽干、胸闷、气短,有心烦,有胸痛,有但头汗出;然后下面有里证,里证的太阴有寒证下利,腹胀,“日落西山腹胀起”,这是柴胡桂枝干姜汤一个典型的症状。

所以说用这个方子的时候,那真得有从阳从阴之机,既有热化又有从阴之机,才能用柴胡桂枝干姜汤。这是个好方子,能治很多很多病。

学生: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用法我还是有些困惑,到底怎样才算是上热下寒?

医生:柴胡桂枝干姜汤不一定有口干,不一定有口苦,上热出现的症状也不一定有口干、口苦,上热的表现除了口干、口苦,有时候还可以出现头晕,有时还可以出现胸闷气短,你还要看脉象。

学生:那您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医生:柴胡桂枝干姜汤,为阴阳进退之机嘛,它就是从阳治阴、从阴治阳的问题。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往往有时候有气短憋气,还有一个就是腹胀,再一个是大便稀;如果没有大便稀,出现胸闷气短,或者是有头晕目眩这也可以。

胸闷气短属于上热夹气上冲的情况。柴胡桂枝干姜汤,方中有桂枝,气上冲嘛。有时候是胸闷气短很厉害,非常厉害。

方中有干姜、甘草,说明有时候还会出现什么症状?下肢凉,胃气不鼓动。你看方中有甘草、有干姜,恢复胃气,就是恢复胃的津液,让谷气往下流。《伤寒论》条:“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会出现两类情况:

第一种情况就是胸闷气短(胸闷得很厉害),舌质淡或者舌质红,下面大便溏泄,而且有时候还肠鸣。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腹胀,“日落西山腹胀起”,白天好一些,一到天黑肚子胀得像鼓似的,大便溏泄。这个时候呈现出一个什么证呢?寒热错杂中包含有太阴证的症状,太阴证才有腹胀、腹泻。所以这时候用药的时候,药量你要有讲究,*芩一定要量少,干姜一定要量大(如果患者有舌苔,可以加茯苓、杏仁等)。

如果说这种情况没有,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大便干结。这个大便干结,也是大便干,但它不是阳明腑实的那种“痞满燥实坚”,不是,而是大便难、费劲,但是能解出来。这个时候干姜可得少量用(干姜用量大了,疾病可就真的变成阳明腑实了),花粉用量大点。*芩可以用到六七克、七八克(如果腹泻,*芩用到三四克、四五克就可以了),用完了以后就有效。因为热在于上,它可以清上面热;如果患者舌红,大便干结,花粉这个药有滋润的作用,它能让大便缓下。但是花粉跟干姜又成了一个对角之势。不过,少用干姜能温化水湿,也能促进肠胃蠕动,少用,两克、三克,这个时候大便也能下来。我们要注意:上边有发热、口苦症状,有时候肚子是凉的,你别看他大便干,有时候他肚子还是凉的。

我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了大量的疾病,冠心病、房颤、心绞痛、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炎,还有神经关节性疼痛、神经游走性关节疼痛。柴胡桂枝干姜汤很好用,但你得是这个证,比如,有胸闷气短,有大便溏泄,但他主要表现的症状是关节疼痛,或者是髋关节疼痛,用上就好使,可以加上一些鸡血藤之类。本文为跟诊张磊医师实录文字稿

您的专属导师已上线!无论是解答困惑、疑症咨询、学习中医、领取资料,都可以添加导师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经医案直入ldquo伤寒之门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