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诀
冬至夜长晨接阳,
防寒保暖添衣裳,
脚暖曝背勤搓手,
节欲护肤畅血流,
户外锻炼太极扬,
忌辣燥热坚果尝。
原文解释:冬至日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这一天阳气始生。养生方面应注意防寒保暖,宜勤搓手、常晒背、暖双足;饮食方面宜多食坚果,少食辛辣燥热食物;常做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以养生。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其虽然接近年尾,但却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
自冬至日后,白天渐长,黑夜渐短。也就是说,冬至日时,“阴”达到了极致,自此天地“阳”开始萌动,此后阳气逐渐生长。因此冬至代表下一个阴阳循环开始。也因此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大节日,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比如周代时就将冬至定义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
都说“数九严冬”。冬至日正是“数九”的第一天。冬至一阳生。随着“数九”的进展,阳气逐渐的增长。但阳气的生长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且在生长的过程中还要对抗自然界中的热量散失。因此在数九之初,自然界中的热量依旧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温度依然会持续降低。
直到“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也就是说,过了“九九”之后,自然界的“阳”才压过了“阴”的影响,气温才真正开始回暖。
而在第三个“九天”,也就是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最为严寒,也就是著名的“三九天”。
冬至是阳气萌生的初始。阳气具有温养躯体﹑维持生理功能和固卫体表等作用,可以说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素问·生气通天论》有:“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也就是说:
阳气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与寿命,阳气不足则人的寿命会受到损伤。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既往的文章里反复强调“阳气的重要性”的原因。因此,冬至后,要在“秋冬养阴”的基础上,注重养阳。
冬至养阳要注意四点起居养生1勤搓手防感冒在寒冷的冬至时节,常搓手对健康大有裨益。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如劳宫、鱼际、合谷等。通过揉搓手掌、揉按手指可充分刺激位于手心的劳宫穴,让心脏逐渐兴奋起来;经常刺激位于双手拇指根部隆起处的鱼际穴,可疏通经络,增强呼吸系统功能,预防感冒。搓手时宜双手抱拳,双手从虎口接合,两手捏紧,再移动双手转动,使其在转动过程中各部分互相摩擦。搓手时间可长可短,贵在每天坚持。
2常晒背以养阳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风寒之邪极易通过背部侵入人体而引发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冬至时节气候寒冷,在阳光充足的时候,经常晒晒后背有助于补益身体阳气。
3暖双足防体寒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与人的健康关系密切。肾为人体先天之本,主载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而足少阴肾经循行于足底。脚亦是人体经脉汇集之处,12条正经中有足三阳经终止于足,足三阴经起始于足,分布于脚部的穴位有60多个,故脚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脚部一旦受寒,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妇女痛经等病症,故寒冷冬至时节应格外重视脚部保暖。
除了要穿着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平时还要多活动双脚,可常进行跑步、竞走、散步等运动,并应养成泡脚的习惯。晚上睡觉前,用热水烫一烫脚,既能御寒,又能有效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脚的营养供给,保持皮肤柔软,减轻下肢的沉重感和全身疲劳。
4避风寒在清晨和夜晚气温最低,尽量不要出门,在白天外出时应注意添加衣服,睡觉时也应多加增一层被褥。除此以外,还要着重注意头部的保暖。头为诸阳之会,阳气聚集的地方,在户外寒冷的地方,头部的阳气耗散的最快,因此头部的保暖可以有效的保育阳气。
饮食养生1饮食忌辛辣燥热冷“气始于冬至”因此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节。此时在饮食方面宜多样化,注意谷、肉、蔬、果合理搭配。饮食宜清淡,不宜过食辛辣燥热、肥腻食物。
冬季养生的原则中,本就有“温食”一条。而在冬至之后,尤其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冷的食物,包括温度低的、性质寒凉的以及生的食物,比如冷饮、冰激凌、清火的食物、药物、生的水果、生的蔬菜、生的肉食等。生冷的饮食不但直接损伤阳气,还会损伤脾胃,使得人体气血的来源不足,导致身体的虚弱,诸病丛生。
2可常食坚果冬至时节可多食些坚果。因为坚果性味偏温热,在其他季节吃容易上火,而冬至时天气较冷,多数人吃后不存在这个问题。虽然坚果的油脂成分多,但都是以不饱和脂肪为主,因此有降低胆固醇、治疗糖尿病及预防冠心病等作用;坚果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矿物质、纤维素等,并含有大量具有抗皱纹功效的维生素E,因此对防老抗癌都有显著帮助;坚果还有御寒作用,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当然吃坚果也要适量,并且应因人而异。
适当运动中医认为“动则阳气生”,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阳气升发,气血通畅。但冬季运动要多加注意:时间上选择相对温暖的中午;选择无风无霾,空气良好的天气;运动前做好准备运动,避免突然发力损伤“僵硬”的肌肉筋骨;运动不宜过度,适当做一些舒缓的室外有氧运动,既可以帮助阳气升发,又不使尚不充足的阳气过度的损耗。
调畅情绪情绪郁结会导致阳气受到扼制,生发不畅,反致疾病。秋冬季节阳光稀缺,阳气本就不足,容易导致情绪压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多做开心、喜欢、愉悦的事情,忌发怒、急躁,及时调节情绪,多晒晒太阳,对保持阳气生长运行通畅,是很有益处的,也是冬至养生很重要的一点。
除此以外,冬至之时还要注意:虽然要养阳,但不宜过度的温补,以免阳气生发过度,反而耗伤元气,耗损阴津。冬季保暖和进补,都要以“气血通畅但无明显出汗”为度。
在冬至前后四天,加上冬至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过用艾条灸神阙穴(肚脐)的方法养生。把艾条点着后以肚脐为中心,熏灼肚脐周围即可。注意不要烫到皮肤,有温热的感觉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阙穴可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颇有裨益,甚至会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此外,三九灸、三九贴等也是很好的致病防病的方法。
养肾是对阳气最好的照顾要想让这初生的阳气不受伤害,养肾就是冬至最重要的事情!
一方面是因为冬季自然界万物闭藏,最利于人体阳气闭藏,我们顺从自然界的规律,阳气就潜藏得好。
另一方面是肾主藏精。《*帝内经》中说:「肾脏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既藏从父母那得来的先天之精,又藏后天我们饮食化生之精。而肾精是肾气的物质基础,只有肾精充足,才能化生更多的肾气啊。
肾精不足,是早衰的根本原因现代人肾精亏虚得厉害,跟过度劳累、过度消耗有很大的关系,虽然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衰老,但女人还没到五七35岁,男人没到五八40岁,就开始出现一些衰老的症状了。
肾精充足的人,面色红润、光彩照人,头发乌黑亮丽、柔顺,身材挺拔,牙齿坚固、耳聪目明、反应灵敏,身体自然而然的透着一种少男少女的感觉!
而肾精不足的人,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未老先衰,精力体力差、病痛多!为了颜值和个人魅力,与其天天鼓捣护肤、化妆、健身、防脱发,不如好好养养肾。
未老先衰:
1、面色晦暗无光,面部发黑、眼圈黑
2、头发发*、干枯,没有光泽,脱发、头发早白
3、耳鸣、听力下降
4、牙齿松动、容易脱落,牙龈容易出血
一副颓样儿:
1、总是打哈欠,伸懒腰,思睡又失眠
2、感觉精力越来越差,容易疲惫,喜欢躺着
3、两腿没劲,上楼梯容易被绊倒,动则易累,经常觉得身体疲软
4、健忘,无法集中精神,易走神,易发呆、反应越来越迟钝
5、烦躁、脾气大,发完火觉得非常累、非常难受
病痛多:
1、免疫力下降,感冒、发热,动不动就生病
2、腰膝酸软,腰酸背痛
3、夜尿频多,点滴不畅或者点滴不出
4、大便不成形,甚至五更泻
5、失眠、烦躁,睡眠质量很差
6、男子精少不育,性功能减退,甚至阳痿、早泄
7、女子月经不调、闭经、不孕、性冷淡、更年期提前
补肾,要分阴阳“虚则补之”,虚了我们就补,但该怎么补肾,估计很多人都一头雾水。我们经常听说肾阴虚、肾阳虚,但很少听到肾精不足啊,其实不管是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阴阳两虚,一开始都是由于肾精不足引起,只是随着身体气血的变化,有着不同的归宿罢了。
1肾精不足→肾阴虚→阴阳两虚精属于阴,精生血,肾精不充足,可以导致肾阴虚,体内阴血津液不足;肾精不足和肾阴虚的区别主要在于有没有虚火。
上面所说的肾精不足的表现,肾阴虚也会有,同时还有面色黑而干焦,没有光泽,手脚心热、心中烦热,失眠,口干咽燥,眼睛干涩、口干喜冷饮、睡觉盗汗等虚火表现。
2肾气虚→肾阳虚→阴阳两虚精又能化气,肾精不足,也可以导致肾气虚,出现听力减退、耳鸣,头晕,腰膝酸软、夜间多尿、滑精早泄这些症状。因为气属阳,肾气虚得不到改善,日久就会发展成肾阳虚。
肾气虚和肾阳虚只是程度上的不一样,肾阳虚还会有火力不足的症状:手脚凉、怕冷,比别人多穿一件衣服,面色苍白或浅黑、小便清长、人的精神也振奋不起来,女子白带多而清稀、宫寒不孕。
而且肾阳虚的人,特别容易上热下寒,容易上火嗓子疼、口腔溃疡、牙龈肿痛,但又吃不得寒凉的,动不动就腹泻、大便不成形。
另外,肾阳虚久了,命火不足,火不生土,土运失健,很容易引起脾阳虚,面色暗*,嘴唇周围也发黑,腹胀容易腹泻、食欲不好、消化不好、容易水肿等。
我们身体的阴阳需要处于一个平衡状态,阴虚久了,也会伤阳;阳虚久了,也会损阴,所以阴阳两虚也是常有的事情。既有阴虚的症状,又有阳虚的症状:
怕冷,但手足心热,口干咽燥,但喜换喝热饮,耳鸣盗汗,阳萎遗滑,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淋漓不尽,舌根苔白,舌质稍红。
改掉四个最伤肾的坏习惯钱不够用了,你会怎么办?肯定是开源节流啊!
既然肾精不足了,首先要做的也是节流,也就是不要做耗伤肾精的事情,现代人有四个特别耗伤肾精的事情,如果不改掉,你用什么补也补不回来,因为消耗得快,补起来慢。
1过度劳累、熬夜过度劳累、熬夜大大的损阳气,伤气血,而精血同源,气血不够了,就会动用肾精去工作。而肾精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油灯,经常消耗油灯里的油,等熬到油枯竭的时候,你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衰老,不只颜值下降,身体的各项机能也大不如以前。
2用脑过度《医学入门》中说:「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髓则肾主之」。意思是所有一切精髓都相通大脑,而且和肾密切相关,如果长期过度用脑,耗伤肾精,会引起失眠、腰酸、记忆力减退。
3节欲《*帝内经》中说: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而且在这个需要养藏的冬至节气,更需要节欲。
《遵生八笺.冬卷》记载农历十一月,也就是大雪、冬至这两个节气:「君子斋戒慎处,必检身心。身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
4剧烈运动动能升阳,即便是冬天也需要做些运动,但冬天的运动以柔和、慢运动为好,比如太极、瑜伽、散步、快走,动但不出大汗,否则耗气伤血。
特别提醒那些在健身房挥汗如雨、跑马拉松的人,冬天避免剧烈运动,适当的减少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因为汗血同源啊,汗出过多则伤津液伤血,而且冬天过量运动也不利于收藏。气血虚就会调用肾精,长期如此就会引起肾精不足了。特别是本身就已经出现肾精不足的症状了,还盲目的折腾身体,反而越练越虚。
补肾之奥秘也许你不只是肾精不足,已经表现出明显的肾阴虚或肾阳虚症状了,调补的时候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肾阳虚的偏温阳,肾阴虚的偏滋阴。
肾阴虚,肝肾同调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其中肝在五行属性中属木,肾属水,木”要靠“水”滋养,所以往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阴虚会肝肾先虚。所以阴虚的人,滋阴补肾、补肝血同时进行,效果更好。
有一道阴虚调理体质的食疗,可以很好的滋阴养血、补肾精、补肝血:
生地9克,熟地9克,沙参9克,麦冬9克,枸杞子9克,石斛6克,当归3克,猪龙骨一节;煲汤服用,一周即可。儿童去掉枸杞子,加怀山药9克、莲子肉6克、薏苡仁9克。
另外,平时阴虚的人适合经常吃:如百合、枸杞子、麦冬、沙参、莲子、西洋参、桑椹、黑豆、牛奶、蜂蜜、鸡蛋、乌鸡、海参、银耳、淡菜(海虹)、黑芝麻等,对阴虚体质的调养很有好处。
肾阳虚阳虚的人,最好先养血补气,再温阳,让身体能量充足一些,既不容易上火,温阳的效果也更好。
1艾灸先艾灸关元、足三里、涌泉穴一段时间,让脾肾、气血强壮一些。
2暖宫酒阳虚的人适合喝点药酒滋补身体,有条件的人可以找中医根据体质开个泡酒的方子泡酒喝,不过最好提前准备,泡还得一段时间呢。如果没准备,可以试试这道暖宫酒,不止女生适合,男生也可以,温中散寒,温补气血。
*酒30毫升,红糖一勺,生姜3~5片。放入锅中煮开,晚上睡前趁热喝。
最适合宫寒、痛经、胃部和小腹发凉、容易腹泻、食后腹胀、手脚冰凉等情况。
3食疗《千金月令》曰:「是月(农历十一月)可服补药,不可饵大热之药,宜早食,宜进宿熟之肉。」
冬至节气,适合吃肉进补哦,阳虚的人,可以经常给自己炖点当归生姜羊肉汤,把肉炖烂一些,吃肉喝汤,一周吃个两三回。
当归20克(药店有售),生姜30克,羊肉克。将羊肉洗净切块,生姜切薄片,当归洗净后用纱布捆好,一齐放入砂锅中,加水后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一个半到两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
"乌山农家"青梅精
源自"中国青梅之乡"最好的青梅产区福建-诏安的红星青梅为原材料,以传统工艺提炼而成,含有丰富的梅素、柠檬酸、氨基酸及丰富的钙、钙、磷、铁、钠、锰等多种人体所需矿物质,经常饮用可促进身体健康,为此也有“碱性食品之王”的美称。
具有调节人体酸碱平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痛风,排*等功效。
(长按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