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论坛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破解难题
TUhjnbcbe - 2020/7/21 14:43:00
北京有治白癜风的吗

◇破解难题


海内外的障碍 引进外国专家工作常遭遇意想不到的麻烦。 “尽管大的*策已经有了,但当时国内一个偏远地方的小事都会影响国家的引进智力工作。”王遒说。 而在海外,引智工作也有障碍。 “那时主要的障碍,是两方面。一方面渠道不通,而且对国内的现状缺乏了解。另一方面,是对美国官方的疑虑,担心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确实,不少人在回国访问、又返回美国之后,受到美国联邦调查局人员的‘访问’。因此,我那时对张劲夫先生建议,在美国进行‘引进’时,一切要采取公开的方式,而且要经由正式渠道,得到美国*府的‘同意’。”聂华桐说。 组建新的国家外国专家局 经过数年发展后,建章立制的*策性工作逐渐完成,引智工作的重心开始出现变化。 “到1988年,中央认为引进智力有些很具体的工作,由中共中央来管不如由国务院管更为合适。”王遒说。 在当年的*府机构改革中,原中央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合并,组建新的国家外国专家局。原来担任中引办主任的王遒出任局长。国家外国专家局的雏形——*务院专家服务处1950年1月成立,是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来华支援我们搞建设的苏联和东欧国家专家服务而专门成立的。 也是在1988年,国务院同意,由张劲夫以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主席的名义,邀请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前会长潘文渊访华。该学会创立于1917年,是在美华人工程技术界人士最大的组织。因为内地和美国中断了几十年的交往,故其成员当时主要来自台湾。 潘文渊曾对台湾电子产业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1974年,潘文渊受邀回台,他向台湾行*主管部门负责人提出发展集成电路技术作为未来台湾新兴工业发展方向,以技术密集的工业区位取代过去加工出口区式的劳力密集工业区位,并得到对方首肯。 辐射效应 1989年,中国的对外交往一度陷入困顿。当时,美国对中国进行制裁,中美关系陷入低谷。 此时,一些身处海外的华裔学者尝试以自己的行动为化解困局努力。 1990年春天,局势逐渐缓和之后,李天和、聂华桐、潘毓刚、*生等美籍华人专家一起访华。数位国家领导人分别接见了他们。 “他们是美国华人科技界、教育界的头面人物,他们到中国交流,把所见所闻汇成材料转交给美国总统、国会,促使他们改变对中国的看法。”王遒说。 一年后的1991年5月,潘文渊的中国之行也得以实现。而在1992年前后,随着中美关系、内地和台湾的关系开始改善,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内地的合作前景柳暗花明。 1992年11月,内地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年1月,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总会在旧金山召开的理事会年会上,通过了一项愿同内地开展技术交流的决议。 1993年10月18日,经过一年多筹备,首届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开幕。此后,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经举办了9届。 “内地人员和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合作采取的是广泛而不深入的形式。学会专家来了以后,到企业去参观,然后要写出一个建议书。真想做工作,特别是尖端的工作,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需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建立常规性的日常接触交流非常有益。”王遒说。 从1991年8月起开始担任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的马俊如说:“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来内地的人不断调整,他们回去之后就扩散影响,他们的辐射效应带动了大量的华人回归。以前海外华人专家回来不知道找谁,也不知道怎么办,这种机制就提供了一个平台。”

1
查看完整版本: 破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