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QDII美股探路:一没人才、二没实战
"我个人完全不认为国内商业银行已经具有投资美国股市的人才储备,这不是简单挖一两个人就能解决的,"4月8日,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香港投行高管告诉本报,银监会日前放行银行系QDII投资美国股市和美国证监会认可的公募基金,此消息引起市场较大争议。
在他看来,目前国内银行系QDII的海外股票投资能力十分堪忧,而目前已有的QDII产品尤其是银行系QDII,从产品本身来看,设计仍存在很大问题。
人才难求
"我的美国同事都说,美国现在是1987年股灾之后20多年来最悲惨的时候,在这个时间点上,越不专业的投资者,尤其是像买银行系QDII的,都是老百姓,肯定是很担心美国的情况,"上述投行高管称,尽管巴菲特曾说过,市场越恐惧的时候你就要越贪婪,但具体在程度上是很难把握的。
各大商业银行负责产品设计的部门怎么看,一般是各银行的金融市场部或者全球资金交易部之类,他们对这个产品有了看法之后才会去设计,然后才会上台销售,如果他们都不看好,压根就不会有产品销售。"该高管指出。
该高管一针见血指出,国内证券投资的专业人才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以其跟国内商业银行打交道的经验看,商业银行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培养,固定收益类投资方面已经有大量人才,但在股票投资方面,商业银行却完全没有人才储备。
"坦率说,我不认为国内商业银行有投资美国股市的能力,如果你让他们投资美国债券,比如国债,包括次级债都可以,就像招行,投资次级债都赚钱了,但投资美国股市我不认为他们有这种人才。人才不是简单地挖一两个人就可以的,何况商业银行的氛围也不会吸引任何证券投资人才到那里去。"该高管称。
至于商业银行是否采用聘请海外投资管理人的做法来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他表示,这当然是一种做法,但要看中间的代理成本有多高。
"实际上我个人非常怀疑投资顾问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可能也就是和平友好的签订一些协议,因为只要有两方来负责一个投资,就肯定会打架,因为投资思路肯定不同。"他表示。
产品:仅仅做个链接?
此前,民生银行一款QDII产品因亏损超过50%而宣布清盘,在市场引起强烈反应。
"我认为这完全是设计的产品不具备对市场的判断能力造成的,"该高管指出,正常的做法是对包括港股和美股加速研究,然后在低点介入,"你现在千万别跟商业银行的产品设计部门提港股美股的事,他们现在已经被他们的分行经理骂死了。"
从目前已有的QDII产品设计来看,结构可以说是非常简单。
"比如民生亏损50%那个产品,就是很简单的连接了香港一家大的QDII基金,以票据连接的方式,那边涨多少这边就涨多少。"该高管表示。
"这样的话,你国内商业银行的价值在哪里呢?说白了,其实就是把国外的东西买过来,再加几个百分点的手续费卖给国内的投资者,这种做法短期内做几笔是可以的,长期来看,这样做本身有什么价值呢?"他对此颇为质疑。
"去年港股很热的时候,国内推了很多港股挂钩产品,当时我就跟我们的对手方(商业银行)说,你应该从丰富产品线的角度,同时设计看涨、看跌、看平(看震荡)的产品,这通过金融工具的支持都是可以实现的,但国内的商业银行就觉得,他们要有一个自己的看法,否则客户可能无法接受,因为同时卖涨的、跌的、不涨不跌的,客户可能觉得他们的客户经理没有把市场看清楚,产品可能卖不出去,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在帮客户做投资选择,这怎么可以呢?"
在他看来,投资选择应该是客户自己的事情,在一个市场上只要能达成交易,就永远有看涨的人和看跌的人,这应该作为产品设计的理念。
"我拜访过很多基金公司,结果发现,写基金公司产品合约的人估计是基金公司法律部的人,他们不是很熟悉国际金融市场的情况,在合约中限定了一些基金的投向,"他指出,"在现在几只基金的QDII产品中,我知道至少有两三家限定了一些投资标的,比如NDF(无本金交割外汇远期)、香港股指期货等,背后反映的其实就是经验不足和对海外市场的不熟悉。"
他指出,国内的机构本身在金融工具方面的知识就差一些,虽然这两年都学习了一些金融工程的手段,但缺乏实战经验,到了国外也不敢用。
所以,"现在商业银行能做的估计就是,跟美国的几家投行讨论下,顶多挑两三家基金,一连接,做个票据就行了。这种产品肯定是可以推得出来的,但长期来看没有价值。"他表示。(于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