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
喝一杯纯牛奶就会拉肚子,吃一颗奶扎糖就会跑去卫生间。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学术界称之为:“乳糖不耐受症状”。
那……,什么是“乳糖不耐受症状”?
很多成年人往往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现象,究其原因这是因为那些四五十岁的人,原本是耐受乳糖的,但随着肠胃功能的减退,肠道微环境发生变化,同时饮食习惯改变,乳糖摄入量减少,所以更容易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
科学家和医生研究发现,乳糖不耐受是由于机体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所以学术界又称乳糖酶缺乏症。
最近研究发现,我们在文章开始提到的乳糖不耐受症状,可能是因为成人肠道内双歧杆菌丰度变化导致的,而不是乳糖摄入的直接影响。
这一发现支持了最初几个学者的报道,即乳糖发酵菌的代谢产物,可能与乳糖不耐受症状的发生有关。
科学家综合分析了影响成人乳糖不耐受的多种因素,他们发现,基因和饮食模式是影响乳糖不耐受患者胃肠道症状的主要凶手。
论文作者将乳糖不耐受定义为:因乳糖暴露引起的胃肠道不适,并讨论了乳糖不耐受患者的各种症状和原因。
学者发现具有乳糖不耐受的患者,肠道微生物组对乳糖代谢往往有着特别的影响,尤其是胃肠道的双歧杆菌或其他乳糖发酵细菌,这些微生物正在持续影响肠道中的乳糖水平,造成一系列或好或坏的症状。
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到现在也不知道肠道微生物组是如何通过代谢产物引发乳糖不耐受症状的。科学家们也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
论文首页最近研究发现,成年人消化道中双歧杆菌的丰度,取决于乳糖不耐受患者的基因变异和乳制品摄入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一发现补充了其他表明肠道微生物组和宿主乳糖代谢之间存在相互关系证据。
然而,这些早期的论文并没有考虑胃肠道症状的发生和衡量,这启发了对乳制品和双歧杆菌的相互作用是否会影响乳糖不耐受个体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的研究。
科学家用队列入组的方式,分析了名荷兰人,主要针对肠道疾病、基因、肠道微生物组和饮食的数据。
他们检索基因组学数据库,根据高加索人群中乳糖不耐受的功能性变异位点rs的存在对乳糖不耐受的遗传状况进行了分类,他们发现81人(8.4%的队列)存在乳糖不耐受的隐性基因型(G/G)。
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法对粪便样品进行微生物组组成研究,并选择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进行分析。
肠道微生物科学家同时对人群进行饮食摄入量调查,包括日常摄入的牛奶和其他乳制品,通过饮食频率问卷进行评估。
研究方案中,乳制品总消费量,以克/天为单位,使用荷兰食品成分表检索。值得注意的是,没有证据显示,乳糖不耐受患者需要完全避免食用乳制品。
最后,通过一份为期7天的问卷调查来评估肠道疾病,参与者被要求将他们日常肠胃不适的程度分为六类:“腹部不适”、“腹胀”、“打嗝”、“腹痛”、“肠胃气胀”和“恶心”;每个类别的每日平均得分的总和被用作胃肠道疾病的总得分。
图:双歧杆菌和肠对乳糖不耐症患者的(A)乳糖不耐受基因型(纯合子G/G)个体的双歧杆菌丰度高于SNPrs的乳糖耐受基因型(G/T和T/T)。(B)在乳糖不耐受个体中,双歧杆菌丰度与胃肠道总投诉评分显著相关(p=0.)。具体来说,双歧杆菌丰度与(C)腹痛、(D)肠胃不舒服和(E)腹胀呈正相关。对所有数值因子进行基于秩的正态逆变换。
乳糖不耐受组的双歧杆菌丰度比非乳糖不耐受组增加(PWilcox=4.56×10-9)(图1A),并且乳糖不耐受组的双歧杆菌丰度与乳制品摄入量呈正相关(R=0.22,p=0.05),但非乳糖不耐受组没有(R=0.02,p=0.48)。
乳糖不耐受组和非乳糖不耐受组的乳制品没有显著差异(PWilcox=0.31)。在乳糖不耐受个体中,双歧杆菌丰度与总肠道投诉评分呈正相关(R=0.33,p=0.)(图1B)。在六种特定的肠道疾病中,双歧杆菌丰度与腹痛、不舒服和腹胀呈正相关(图1C-E),但与任何其他疾病不相关(所有p0.26)。
然后,进行了一项中介分析以解决乳制品摄入量和双歧杆菌丰度如何影响乳糖不耐受个体症状的发生。发现乳制品摄入量和胃肠道疾病之间的关联部分是由双歧杆菌丰度介导的(Propmediated=43%,p=0.)。
牛奶摄入量、双歧杆菌丰度和肠道症状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关系分析。蓝色箭头显示了统计学显著相关。红色箭头表示不显著相关。在乳糖不耐受个体中,与乳制品相关的肠道疾病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双歧杆菌丰度介导的。
结论该研究表明乳糖不耐受患者所经历的特定肠道症状,可能是肠道内双歧杆菌丰度改变的结果,而不是乳糖摄入的直接影响。
这项工作支持了“肠道微生物致病论”的假说,即乳糖发酵菌的代谢产物可能与乳糖不耐受症状的发生有关。
这些发现对乳糖不耐受患者治疗很有好处,希望有一天科学家可以攻克这些“顽疾”,让我们可以随便销售牛奶和乳制品,而不用担心四处找厕所。
参考文献BrandaoGoisMF,SinhaT,SpreckelsJE,etalRoleofthegutmicrobiomeinmediatinglactoseintolerancesymptomsGutPublishedOnlineFirst:18March.doi:10./gutj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