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2022年是壬寅虎,古书说壬寅是丰年,
TUhjnbcbe - 2024/10/25 16:29:00

新的一年是在传统文化中属于壬寅虎年,各种与虎相关的文化都逐渐热闹起来,但任寅虎的由来却少有人知。这其中包含了三个既古老又复杂的概念即天干、地支和生肖。基于这些概念而衍生出了许多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这在古代是极为普遍和流行的人文现象。诸如运气说、节气说、养生说、预测说等等五花八门,而在民间则变成各种通俗易懂高度精炼的俗语广为流传,比如这句“壬寅是丰年,只愁虎下山”,乍听之下不明所以,细嚼之后津津有味。

壬寅虎的“壬”字属于天干,“寅”字属于地支,所谓干支便是二者配对后的称呼。古人取自树木的干、枝之意,《淮南子主术》中直言“枝不得大于干”。据说古人最早的纪日概念就是“干”,纪月则用“支”,月日分为阴阳,阴阳象征地天,故而称其为天干和地支。天干数十,目前仍然经常使用的甲乙丙丁其实就是天干的前四位,后面六位分别是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数十二,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十二时辰所用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将其二者分别均分阴阳,随后阳阳相配按序排列,正好六十对,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一个甲子。

这些汉字的来源和排列在古书中的记载都大有深意并非随手拈来。《说文解字》、《史记·律书》和《汉书.律历志》都认为这些字里面蕴藏了万物生、长、化、收、藏、再生长的意义,所以传统文化中与这些相应的所有万物也都有了相应的消长之道。“壬”居天干第九,同“任”,取阳气任养万物于下之意思,又称之为“怀任于王”,代指已经开始孕育新的生命。“寅”居地支第三,《说文》谓之:“寅,髕也。正月,尚气动,去黄泉,欲上出”,《史记·律书》称之为“万物始生螾然”。虎作为十二生肖是家喻户晓的,据学者考证,其应当起源于楚文化中对虎的图腾崇拜,象征力量与威严。其实从这里基本能看出这只壬寅虎是只寓意生长丰收的吉祥之虎,那么为什么又“愁”其下山呢?这里又涉及到另一个与天干地支相关的概念——五气六运。

五气六运是古代运气学说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黄帝内经》提出,这就奠定了其关乎人的健康与自然关系的格调。在这套学说中,十天干配五行谓之五运,丁和壬属木,壬在右属阴木运年。又用十二地支配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谓之六气。而寅和申配为相火,相火又称为少阳相火,以此六气分管二十四个节气,是为主气。又以六气与司天、在泉、左右四间气搭配成客气,司天之气主上半年之运,在泉之气主下半年之运。

如此一来,壬寅虎年,地支属寅,司天之气就是少阳相火,在泉之气就是厥阴风木。这里的司天在泉有一个排列的窍门,即子午对应卯酉,丑未对辰戌,寅申对巳亥。比如年支为寅、申则为少阳相火,那就是少阳相火司天,它对应的巳、亥属厥阴风木则是在泉。如果当年的地支序号中有巳或亥那就是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弄清楚这个在理解虎下山就容易许多,俗语所说的显然是下半年的气运。《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岁厥阴在泉,风淫所胜,则地气不明,平野昧,草乃早秀。民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心痛支满,两胁里急,饮食不下,膈咽不通,食则呕,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虽然是古文,但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所说的乃是原因及其引起的现象。大意是说厥阴在泉之年,风气必然偏胜,因为在泉主下半年,自然说的是下半年风多且大,难免尘土飞扬,有天昏地暗之兆,所以称之为“地气不明”。同时气候偏温,冬季有了春季的特征,于物候而言,许多植物会因此提前萌芽生长。后半句则是说人在在泉之际的环境中一些病理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内经不仅给出了原因及特征,也在文中提到了应对办法即“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这些非我所长,不再赘述。那么它们又与“虎下山”有什么关系呢?《易经乾文言》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叫做“云从龙,虎从风”,古人认为“龙吟则景云出,虎啸则谷风生”,虎与风因此形影不离,虎虎生风流传至今。而今年是任寅虎年,又是风木在泉,这风怕是免不了,而《素问》又说“岁厥阴在泉,风淫所胜……民病洒洒振寒……身体皆重”,这也就是古人“愁虎下山”的原因了。

这句俗语其实来自古代的一本预言书《孔圣枕中记》,它与《地母经》及邵雍《皇极经世》中的值年卦都对壬寅虎年做了较为吉祥的解释。虽然这些在今天看来大多都是很难为常人所用的故弄玄虚,但其中盘根错节玄之又玄地描述对我们而言丝毫不亚于小时候的故事书,让人津津有味流连忘返。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2年是壬寅虎,古书说壬寅是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