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甚至都来不及尽孝。”张胜利说着,眼泪不自觉流了下来。
12月2日下午,其父母张大国、杨明珠的遗体在六安城郊的淠河被发现,这时距离两个医院出走已将近3天。经当地警方勘察,两人死亡排除刑事案件可能。
张大国夫妻就在寿春路大桥下的淠河里被发现。澎湃新闻记者周琦摄
过去3个多月,这对五旬夫妻相继检查出患病,11月底双双住院。出事后,两人手机均已丢失,也未留下只言片语。
在旁人眼里,张大国是个性情刚烈的人,他在村里很受尊敬,自尊心强。近几年目睹两位兄长先后因病离世,或是导致其走上轻生道路的原因之一。
对于父母的选择,张胜利告诉澎湃新闻,最近一段时间心情很复杂,自己可能会一辈子生活在对父母的愧疚中。他和哥哥都觉得,父母这样做,“是为了给我们减轻负担”。
淠河中发现夫妻遗体
12月的安徽六安,天已经有些阴冷。
淠河从六安城郊穿过,河面上,寿春路大桥正在施工。河岸靠近城区一侧,是一条长长的亲水绿道。5日早上,寥寥的几个晨练人,并不清楚几天前发生在桥下的惨剧。
不远处的淠河村,一些村民围观了2日午后一对老夫妇被打捞上岸的情景。
一位大婶说,夫妇俩中男的先被拉出水面,过了几十分钟后女的才被发现。
“几个人哭得好惨。”大婶说,这对夫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带着两个孩子,媳妇也在旁边哭。小儿子的媳妇还挺着大肚子,估摸着快要生了。旁边围着一群亲戚,也在那里哭。
看众人哭得伤心,围观群众没上去多问。大婶说,从这些人的哭诉中得知,这对夫妇双双患病,之所以想不开,和为给两个儿子减轻负担有关。
沿着亲水绿道往上游走上几公里,新安大桥附近的路灯上贴着几张寻人启事,内容正是寻找这对已故夫妇。
寻找张大国夫妇的寻人启事贴在河岸边。澎湃新闻记者周琦摄
寻人启事上写着:杨明珠53岁,身高1米65,身穿粉红色睡衣,脚穿拖鞋,患有骨髓纤维化。张大国52岁,身高1米78,上身穿黑色羽绒服,下身穿黑色秋裤,患有急性肾脏综合征。两人于11月29医院上出租车,在海心沙售楼部下车至今未归。
寻人启事上还留有夫妻俩的照片,丈夫张大国浓眉大眼,样貌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妻子杨明珠身穿一件红色马甲,短发,表情平静。两个儿子的联系方式附在最后。
张大国夫妇就是在这里下的出租车,距离他们被发现的地方有几公里远。澎湃新闻记者周琦摄
医院出走
海潮村距离六安城区30公里外。
冬雨中,通往农家小院的路边,燃过的鞭炮纸屑已经被打湿,这个小院住着张大国一家三代。
两层小楼一边是哥哥张胜明家,另一边是弟弟张胜利家,小楼正脸上贴着粉红色的瓷砖,在附近灰面的房子中显得洋气。地上铺着瓷砖,天花板龟裂的墙皮显示,房子建了有些年月。
“他们俩支开我们,谁知道会走这条路。”弟弟张胜利说,今年9月份,母亲总是容易头昏,去医院检查后以为是贫血,输了几次血后不见好转,医院将检查报告送到合肥,查出来是患有骨髓纤维化。
11月底,父亲感觉腹胀,检查后发现是急性肾脏综合症。之后父母双医院,兄弟俩也闻讯从外地赶回。哥哥照顾母亲,弟弟照顾父亲。
张大国夫妻俩出事前双医院。澎湃新闻记者周琦摄
张胜利说,11月29日晚上,母亲说哥哥三四天都没有睡好觉,让哥哥骑车回家好好休息。当晚10点多,胃口几天来一直不好的父亲说想吃东西,他连忙下楼去买。
想到医生嘱咐不能喝水不能吃硬东西,张胜利想着给父亲买碗豆花。谁知回来后,他发现父亲不在病房,晚上的药也没有吃。
张胜利以为父亲去母亲的病房了,找过去一看母亲也不在。同房间的病友说,其母接了一个电话便出去了。张胜利通知了哥哥,同时反复给父母打电话,发现两人都已关机,心里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当晚,医院和周边一带遍寻不到父母,医院的监控录像。监控录像显示,父亲从自己病房所在的大楼走到母亲病房楼下,两人碰面后没有多说话,一并走出大楼。
监控视频里,两位老人依偎着在河边马路上走着。澎湃新闻记者周琦摄第二天,兄弟俩又前往当地公安部门调看监控。监控显示,11月29日晚,父母乘坐一辆出租车,医院大约3公里多的淠河边下了车。
张胜明说,亲戚们闻讯也赶到六安,大家连续多天沿河寻找。直至12月2日中午,有亲戚在淠河边发现异常,下河一看果然是张大国,岸边也有杨明珠的拖鞋,“我们就怀疑是爸妈一起轻生了。”随后大家通知警方,两人遗体被打捞上岸。
“出租车司机当时已经发现有些异常了。”张胜明说,后来他们通过监控找到了当时载父母到河边的出租车司机。
据出租车司机回忆,张胜明父母上车后说去淠河边,之后一言不发。司机见夫妇俩穿着秋裤、拖鞋,就问他们是不是有啥事。两人表示马上会有人来接他们,司机才没有多想。
夫妻先后患病、双双住院
“想删掉。”张胜明又有些舍不得。他的的手机里,保存着新安大桥路边监控探头拍下的一段视频——事发当晚10点50分左右,灯光下,父母依偎在一起,在路边慢慢走着。
张胜利说,他反复看了这段视频,母亲好像拉了父亲一把,“我妈肯定犹豫了一下,但我爸看起来很坚决”。兄弟两人说,父亲的性格比较“刚”,做出轻生决定的很可能是父亲。平时家里有啥事,母亲都随父亲,都听他的。
出事后这几天,兄弟俩一遍遍回忆父母住院前后的细节。
“9月份我们就准备回来陪我妈看病,被我爸吼了,他说他照顾我妈,让我们好好工作。”张胜明和妻子都在浙江打工,妻子刚刚出门打工一年,两个人都是生产线上的工人,每月各有三、四千元收入,平日还要租房子。
弟弟张胜利去无锡打工五、六年,收入也差不多,弟媳妇年底就要生产,所以回家待产。
张胜明说,以前母亲得过蛇胆疮,后来父亲带她治好了。9月份母亲突然感觉头晕比较严重,10月底住了一次院,做了骨穿化验,11月初报告送到合肥才查出是骨髓纤维化,已经是中期了。
杨明珠曾于10月30日住院,11月10日出院。入院记录显示,最近两年,杨明珠头晕乏力,10月30日医生的初步诊断上打着问号,写着:再生性障碍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张胜利说,父亲从医生那里知道,老伴儿这个病基本无法治愈,心理上有些接受不了。
张胜利妻子也表示,公公当时还不敢相信婆婆的病难以医治,医院工作的亲戚咨询,最终确认了这个消息。
然而,就在陪同妻子治疗期间,张大国发现自己的身体也出现异样。开始他并不在意,医院买了点胃药吃,后来有些严重,医生建议他做一个检查,发现是急性肾脏综合症。
“我们一定要回来陪他们住院,这次父亲没有反对。”11月下旬,张胜明和弟弟返回六安陪护双双住院的父母。哥哥在血液科陪妈妈,弟弟在肾脏内科陪爸爸。
关于父亲的病情,张胜利说,医生曾与之交流过,说这个病并非绝症,但治疗会持续一两年,可能会产生慢性糖尿病、血栓等并发症。虽然也有所担心,他和哥哥还是劝父母安心养病,别想太多。
“我妈身体难受,我看着心酸,她也不怎么说话。”张胜明说,母亲表面看起来很正常,跟病友还有说有笑的,一想到自己的病情又掉眼泪,一直念叨两个儿子都回来了,各自的家庭怎么办,家里没收入了怎么办。但从她的话语里,并未听出有轻生的想法。
张胜利说,父亲刚办住院时,由于病房满了,医院走廊的病床上。因为腹腔积水呼吸困难,他吃不下饭也不太愿意说话。住院第一天晚上难受得一夜没睡,后来找了一个临时病房给他输氧,又吊了两瓶“白蛋白”才慢慢缓过劲来。
一对恩爱的普通夫妻
张胜利告诉澎湃新闻,住院后,身体本已十分虚弱的母亲走路都需要人搀扶,看到父亲被病痛折磨的一幕,当时就泪崩了,孩子们只好将母亲从父亲病房带离。
两个儿子之后回想,父亲住院的三四天时间里,一直睁着眼睛不说话,也不知在想什么,“他是个很深沉的人,不会在我们面前表现得沮丧。”
直到父母出事,张胜利才意识到,也许父母住院时就在想轻生的事情,“怪自己心不够细。”他坦言,当时心想的都是怎么给父母治病,是不是转到合肥治疗会好一些,还想过找中医试试看能否对母亲的病有点效果。
“我们重心都放在治病上面,没有从患者本身角度去思考。”张胜利说。
张胜明说,因为住院时间不长,父母治疗费用只用了一、两万元,暂时没有涉及到新农合报销,他们还安慰父母别担心钱的事。
兄弟俩猜测,父亲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