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儿童食物日渐精细化,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和家庭结构变化和寄宿早龄化,出现便秘症状的儿童人数也越来越多。据目前不完全统计的发生率约为10%左右,虽然绝大多数为功能性便秘,但是未能及时得到科学干预和规范治疗,对孩子身体与心理危害不容小视。临床上真正给予科学规范治疗还是相当少,为什么?一个真正掌握科学规范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儿科大夫很少,因为涉及到小儿消化专科疾病。另外因为好多家长还没有意识其危害,想多喝水多吃水果,偶尔用下开塞露,就能解决慢性儿童功能性便秘是不现实。今天柯大夫根据根据国际儿童便秘指南和临床多年儿童慢性功能性便秘诊治经验和大家详细探讨儿童功能性便秘规范管理。
什么是便秘?如何分期?
根据国际罗马的儿童功能性便秘定义:便秘持续时间大于一个月以上,偶尔便秘不算。
1.小于4岁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
至少符合下列2项条件,并持续1个月以上。
1、每周排便2次或不到2次。
2、能够自行排便后,但是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尤其要重视大便失禁,有时内裤上有一点儿稀便,不要以为是腹泻,否则治疗就南辕北辙。
3、有大量粪滞留史,堵塞肛门口。
4、排便疼痛或排便困难史;时常因为排便而哭吵不安,担心畏惧。
5、直肠内有巨大的粪块;可以通过腹部拍片或者开塞露灌出来很多块状大便。
6、排出的粪便粗大以至于堵塞马桶,经常马桶一次不容易冲走。
2.大于4岁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2项或以上,症状每周至少1次,持续2个月以上。
1、每周排便2次或不到2次;
2、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
3、有大量粪滞留史或有与粪滞留有关的姿势;
4、5、6、点同4岁以下的诊断条件
但也有小朋友每日一次,但大便干硬,颗粒便,解便困难也属于便秘一种,不要认为每天有上厕所就不是便秘,关键看大便性状和是否排便痛苦。
急性功能性便秘时间定于一个月;慢性功能性便秘定义大于3个月以上。
功能性便秘与病理性便秘区别?
儿童的功能性便秘大多数属于功能性的,一般通过这样判断:健康的宝宝排便都是正常次数,或者大便性状为软便,但是不知不觉会出现上述排便困难表现,没有营养不良,呕吐、腹胀等其他症状,往往绝大多数为功能性便秘,出生以后就出现便秘,往往可能是病理性便秘。
儿童病理性便秘有哪些原因:
1、如果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胎粪排出延迟、腹胀、空直肠和肛门括约肌紧张,通常需要开塞露协助排除大便,应及时排除先天性巨结肠。
2、体检发现宝宝神经系统异常,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需要考虑脊柱或脊髓的异常疾病。
3、反复大便隐血、呕吐、腹痛等均可能是器质性疾病的预兆。
4、重金属中毒比较常见可能铅中毒。
5、宝宝食欲不振,腹胀,活动少,需要排除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由于出生后有采足底血筛查,所以基本早期能够发现。
新生儿排便困难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功能性便秘定义不适合用于新生儿,为什么?因为新生儿的先天性巨结肠,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肛门狭窄等疾病都会造成排便困难可能,所以一定排除这些病理性因素,否则容易造成误诊。
儿童功能性便秘常见病因?
1、饮食因素:饮食过少、过精,缺乏纤维素,饮水过少和其它食物成分不适宜等因素都可导致便秘发生。
2、排便习惯异常当粪便进入直肠产生便意时,患儿并不想去厕所排便,而是有意识地抑制排便,粪便在直肠内潴留,引起直肠壁适应性扩张,降低直肠压力,便意消失。粪便在直肠内逐渐累积,同时由于水份吸收而变干变硬,使粪便排出困难,引起排便疼痛,患儿惧怕排便,又进一步抑制排便,使粪便潴留更加干硬,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粪块嵌塞,直肠过度扩张,液体自粪便块周围流出,出现污便和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