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宝妈来“我家宝宝肚子胀鼓鼓的,爱放屁,小脸憋得通红,手脚乱踢,有时还哭闹,这是怎么回事?需要看医生吗?”
宝宝没有发热症状,身体也没有其他异常,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食欲不佳等情况时,就要怀疑为宝宝肚子胀气了。
胀气是正处于发育时期的宝宝们常见的肠胃问题
,几乎每个宝宝都会遇到,只不过有些宝宝的症状较轻,有些宝宝症状较重。而且它是阶段性、反复发生的。
宝宝胀气的6个表现
爸爸妈妈可以先对照宝宝的表现,看看是否有以下几个症状,如果有的话,就可以初步判断宝宝是胀气了:
1、肚子像小鼓
宝宝的肚子看着很鼓,摸着不是软软的,而是有一些张力,类似触摸气球。
2、排气多又响
宝宝肚子咕咕叫,放屁多,有时候还挺响,放屁有时会崩屎。
3、吐奶、漾奶
如果宝宝还在喝奶,相比以往吐奶会更频繁,甚至每次吃奶都会吐,有时是一小口,有时量更大;同时由于实际摄入的奶量减少了,所以更容易饿,吃奶的次数也会变多。
4、睡眠不安稳
容易莫名大哭,哭闹时并没有排便、排尿,给宝宝吃奶也不怎么管用。
5、排便次数多
大便带泡泡,便便次数异常,排便不顺畅。
6、和自己较劲
用力,打挺,小胳膊小腿乱蹬,有时小脸憋得通红,双腿向腹部蜷缩。
为何宝宝肚子会胀气?
引起胀气的原因很多,爸爸妈妈要多多注意了:
1、生理因素
婴幼儿胃肠道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小肠内乳糖酶含量不足,因此,无论是牛奶还是母乳里的乳糖在小肠内还没被充分消化就进入了大肠,在消化道内通过肠内菌和其他消化酶作用而发酵,使产气的坏菌增生形成胀气。
2、喂养
①母乳喂养:如果哺乳期妈妈吃了太多容易产气的食物,宝宝吃了母乳后就容易发生胀气。
②奶粉喂养: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适当,也很容易喝奶时吸入空气。
③辅食喂养:某些食物也可能导致嗝气、腹胀。比如谷物粗粮、蔬菜(豌豆泥、*豆泥)等含有可导致大肠胀气的纤维。而苹果、梨、杏儿等等含有高浓度糖分的大多数纯果汁也是导致婴儿腹内气体凝聚不畅的诱因。
3、哭闹
宝宝在哭闹厉害时也容易吞咽空气;一旦宝宝开始哭闹,他往往会因嗝气而腹胀,而腹胀又会进而导致他身体的不舒服,以至于令宝宝更加哭闹不停。
如何预防宝宝胀气?
由此可见,对于小月龄的宝宝来说,胀气大多是因为喂养或者护理不当导致的,因而想要预防宝宝肠胀气,也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1、喂奶姿势要正确,保证宝宝以最舒适的姿势吃奶,以减少吞咽空气的可能性。
2、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建议按宝宝月龄选择合适的奶瓶和奶嘴。
3、合理饮食,起居有常。
如何缓解宝宝胀气?
当宝宝发生胀气时,宝妈可以通过简单的居家照顾来帮助宝宝缓解:
1、按摩腹部
宝宝胀气时,妈妈可用手掌绕着宝宝的肚脐做顺时针按摩,大约按摩5分钟。可配合抹上薄荷油,刺激肠胃蠕动。按摩后也可再包上温毛巾,温敷5~10分钟。若只是单纯按摩也可使用婴儿油。
2、“蹬单车”
当宝宝醒着时,可让宝宝平躺在床上,抬起宝宝的腿,在空中模仿“蹬单车”的动作,通过这个动作宝宝的大腿一蜷一伸,等于是在给肠子做“体操”,帮助宝宝排气。
3、饭后拍嗝
给宝宝喂奶后要及时拍嗝。宝妈可以将宝宝抱坐于膝上,面微朝下,让宝宝身体和地面大约呈30度角,然后轻拍宝宝的背部。
不是每个宝宝在拍嗝后都会有气体排出,因此如果持续拍了5分钟后,仍没有打嗝或排气,妈妈也不用一直拍到宝宝打嗝为止,有时过分的拍嗝反而会让宝宝吐奶。
而后可抱着宝宝,让宝宝靠在肩上,在喝奶后的15~30分钟之内避免让宝宝平躺,以免影响消化。
4、选择食物
避免给宝宝进食容易胀气的食物,比如豆类制品、地瓜、花生、山芋等。
出现以下症状及时就医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症状,宝妈必须及时带宝宝就诊,査明胀气的原因,以免延误病情:
1、宝宝腹胀合并呕吐、食欲差(少于平常一半且越来越少)、贫血、体重减轻等状况,甚至有发烧、解血便的情形。
2、肚子碰都碰不得,一摸宝宝会很痛或哭闹。
3、合并呼吸急促。
4、腹部能摸到类似肿块硬硬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