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肠梗阻是消化系统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预后 [复制链接]

1#
北京荨麻疹医院那个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10490515.html

导语:我们国家是消化系统疾病谱高发大国,全球约有50%的胃癌、肝癌和食道癌病例来自中国。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中中国新发癌症万人,其中结直肠癌56万,胃癌48万,肝癌41万,位于前五位。肠梗阻是消化系统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好发于晚期,此时患者往往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一般不足4个月。

01深入了解预后因素,病人常因腹膜播散而引起肠梗阻,产生不良影响

1、腹膜转移

腹膜转移极好发于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常因腹膜播散而引起肠梗阻。研究表明腹膜转移在复发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发生率高达25%~30%,还有3%的病人腹膜转移是其唯一的转移部位。腹膜转移对肠梗阻的影响,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腹膜播散的多发性种植小结节侵犯压迫肠管,或是造成腹腔、盆腔的局部黏连等,主要引起机械性肠梗阻。

另一方面,腹膜转移后,腹腔及肠系膜神经丛遭到肿瘤浸润破坏,或肠道肌肉被直接浸润,从而破坏肠道运动功能,致其发生障碍,主要和动力性肠梗阻相关。腹膜转移也会进一步造成胃肠道内消化慢波细胞Cajal间质细胞(ICC)的损伤,影响肠道的起搏运动及神经传导功能,致肠道运动障碍进一步加重,从而引起肠麻痹,甚至肠道梗阻。

对35名非治愈性IV期癌症发生肠梗阻患者生存预测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合并腹膜转移的患者生存期更短,中位生存期仅31天。对IV期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治疗进行研究,发现腹膜转移对治疗后患者生存期有明显影响,中位生存期少于7个月。

2、腹腔积液

腹腔积液的出现往往是肿瘤患者进入晚期的标志之一,与预后密切相关。有研究表示癌性腹水经诊断后的平均生存期仅为20周左右。长期大量腹水会造成门静脉高压,而长期门脉高压会造成胃肠道经常处于瘀血、缺氧状态,使血流速度减慢。

进一步导致肠系膜血运障碍,从而诱发胃肠动力障碍,或是形成腹腔感染造成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使患者出现梗阻症状。腹水也会进一步加重肠梗阻腹痛、腹胀、恶心、食欲欠佳等状态,使临床处理更加困难。

合并腹水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会进一步影响后续治疗及预后。故合并腹水会对肠梗阻患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产生影响。本研究中合并腹水为肠梗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前述研究趋势相同。

目前腹腔穿刺引流仍然是是临床缓解腹腔积液症状的主要方式,但是反复腹穿引流腹水可能会造成循环血量下降、感染等不良事件。因此,腹水引流后所引起的副反应也可能是影响肠梗阻患者生存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血糖

高血糖状态是肠梗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尚无研究对此进行描述。但是目前已有不少流行病学显示高血糖水平与结直肠癌、胃癌及胰腺癌发病有关,并且与癌症死亡率呈正相关。

长期高糖状态会促进抑制性胃肠激素的分泌,其会抑制胃肠收缩。使胃肠动力下降,也会对肠黏膜上皮细胞造成损伤,从而引起结肠周围神经病变,使结肠敏感性降低,进一步抑制胃肠蠕动,或对直肠肛门括约肌功能产生影响,使直肠、肛门蠕动减弱,大便排出困难。

高糖状态还容易出现酸碱失衡和机体免疫力降低,从而为细菌提供有利的繁殖环境,故患者往往容易合并感染,或使感染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复刺激会致肠壁重度水肿,造成部分肠管不完全或完全性阻塞的发生。

高糖环境亦会对肿瘤的增长繁殖提供能量,有体外研究表明高糖会激活炎症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途径的慢性激活会促进上皮细胞的肿瘤转化及肿瘤细胞对氧化应激的抵抗,促进肿瘤进一步发展。

4、恶病质、低蛋白血症

恶病质往往是癌症病人生存期缩短的显著甚至独立的预测因素。恶病质患者生活质量低下,一般住院周期较长且多数患者频繁住院。恶病质是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不良的标志,有文献报道约4%~23%的终末期肿瘤患者最终死于恶病质。且禁食水为大多肠梗阻患者的基础处理措施,会使患者恶病质状态进一步加重,预后更差。

腹水是引起或加速血清白蛋白丢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白蛋白的流失也会加速腹水生成,并与腹水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负相关。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降低和腹水的形成是相互影响的,两者有协同作用,都对肿瘤伴肠梗阻患者生存期有负面影响。

02了解关于联合中医治疗肠梗阻的探讨,临床治疗主要还是以手术为主

对于肿瘤相关肠梗阻的治疗主要还是以手术为主,但是因为多数患者发病时已属于中晚期,临床多采用内科姑息治疗,但是有弊端,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肠梗阻患者一般治疗为禁食水,长期的禁食水不仅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痛苦。

而且也不利于患者胃肠的恢复,故很多晚期病人反复置管或长期依赖胃管,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造成一定的负担。故临床上需要快速解决梗阻状态,这样有利于患者胃肠状态的恢复,或者是择期胃管内注射流食或者是药物,使患者身体耐受度提高,尽快恢复自主运动。

中医在治疗肠梗阻方面治疗措施丰富,临床常用的有针灸、穴位贴敷、灌肠、中药内服等,在患者症状缓解,改善生活质量,解除梗阻状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都颇有成效,并且各种治疗措施相互结合效果更佳。

对于肿瘤相关肠梗阻,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较少会考虑进行口服或胃管注射中药治疗,但是在临证学习及文献学习中,发现准确辨证且择期选择口服或胃管注射中药效果显著。

合中医治疗对患者的生存期有一定影响,且肠梗阻中医症状积分及KPS评分都有明显改善,其中TNM分期越早,既往体力状况和营养状态良好者获效最佳。故在临床早期治疗中可以积极加入中医治疗,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有益,或者时提前加入中药干预改善内环境,以防治肠梗阻的发生。

结语:目前对于肿瘤相关肠梗阻的研究多集中于发病机理、诊断及内外科姑息性治疗手段方面,关于临床结局方面研究较少。基于我国消化疾病谱高发特征,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肠梗阻往往为肿瘤终末期事件的临床特点,尽早地、更好的明确消化系统肿瘤相关肠梗阻预后危险因素,将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疾病进程的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