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虚不受补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调理 [复制链接]

1#

很多人明明总是没精神,感觉疲倦,乏力,精神恍惚,面色萎*或恍白,心慌,但稍微吃点滋补的药物就上火,出现喉咙痛,牙龈肿痛或便秘。

有些严重的甚至不吃补药,就吃点鸡肉、猪肚啥的都受不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属于虚不受补吗?应该怎么调理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的确有不少这样的人,这种现象一般管它叫“虚不受补”,但实际上有部分人并不虚,只是一种假象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我们身体出现这种虚弱的表现时,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是有可能是体内堵了,专业的说法叫气滞血瘀(简单理解为气血不通)。气血不畅就容易出现一些虚弱的症状,比如喜唉声叹气,情绪低落,没精神,手脚发麻或刺痛,失眠或头晕头痛等。

当我们的“虚弱”是气血不通畅引起的,那就不是补气血了,而是行气活血,保证气血的运行。比如陈皮、薄荷、香附、佛手片、当归、川芎、丹参、益母草等等,其中陈皮、薄荷、香附、佛手片等是能够理气、行气类的药;当归、川芎、丹参、益母草是能够活血化瘀类的药,搭配在一起能够疏通气血。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行气、理气的药多偏温燥,所以在使用的时候用量少一些,或者搭配一点点清补养阴的药,比如玉竹、沙参、麦冬等等。

二是体内的痰湿内蕴(简单理解为湿气重),影响脾胃的运化,导致中焦气机不畅,也容易出现虚弱的表现,比如疲倦,乏力,懒言,四肢沉重,食欲减退,面色*,大便溏泄或黏腻等等。

对于湿气重引起的“虚弱”表现,更是不能用滋补的方法,因为滋补的药物不仅滋腻,助湿生痰;同时容易影响脾胃运化,加重脾虚,这个时候就应该健脾胃为主了。

可能有人会说,自己湿气重,补脾胃这么久,也没看到湿气减少呀!

其实在补脾胃和健脾胃方面大家还是有些误区的,一般我们说湿气重以健脾胃为主,而不是补脾胃;脾胃虚弱是以补脾胃为主。可能很多人分不清脾胃虚弱和脾虚湿气重到底应该怎么办,感觉很混乱。

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湿气重是需要祛湿的,祛湿多用健脾,祛湿,利尿的药,这些药一般都不是补药,是行气药,祛湿药和利尿药的组合,比如陈皮、茯苓、苍术、薏米、赤小豆、砂仁、莲子、芡实等等。

而脾胃虚弱则需要补气健脾,用的药物多是补气药和行气药的组合,比如*芪、*参、太子参、白术、山药、陈皮、佛手、麦芽等等。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湿气重一味地补气,导致气满湿阻,疲倦、腹胀等不见好,反而上火了。

三是上热下寒类型(简单理解为寒热错杂型),就是明明下腹感觉凉凉的,手脚也冰凉,腹部冷痛,小便清长或腰酸腰痛;同时又容易心烦,气急,口苦,牙龈痛,咽喉痛等等。

这种人稍微吃点温热的就上火,稍微吃点凉的胃痛或腹痛,拉肚子,就是热又热不得,凉也凉不得,那怎么办呢?

对于这类型的可以两个方法,一是通过疏通中焦,以健脾胃为主,让中焦运化正常,上焦和下焦就容易交融,心火能暖肾水,慢慢可以改善这种寒热错杂体质。

健脾胃的话,比如香砂六君子、脾胃舒丸、健胃片、开胸理气丸、越鞠丸等等,或者上面那些补气药与行气药组合泡水喝。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寒热并用,交通心肾或上下焦。比如交泰丸、温胆汤丸、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乌梅丸等等。

另外慢跑和经常练习深呼吸有助于调理寒热错杂的体质,减少上火的出现。

所以这个虚不受补实际上算不上是真正的虚,气血不通的不虚,湿气内蕴的不算虚,上热下寒的也只能算半虚。还有少部分人说自己是纯虚,但就是吃不了滋补类的药物,这种其实是好调理的,只要选择的滋补药物从清补开始,也是不会出现上火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