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胃经旺
辰时,胃经当令
胃经——辰时启动的“发电站”辰时(7∶00—9∶00)气血流注胃经。卯时人体内的阳气已经完全生发起来了,辰时太阳出来后,天地间一片阳的气象。此时人体需要补阴,以调节阴阳平衡。而食物就是属阴的,此时吃早餐,最易被消化、吸收和代谢。如果不吃早餐,脾胃就会空运转,人体就会感到头晕无力,脾胃功能也会失常。
胃经上的穴位:胃经共有45个穴位,15个穴位分布在下肢的前外侧面,30个穴位在腹、胸和头面部,首穴为承泣,末穴为厉兑。
胃经的循行:胃经循行起于眼眶下的承泣穴。从头走足,行于面前部;在胸部,行于任脉旁四寸;在腹部行于脐旁二寸,下肢行外侧前沿,止于足次趾的外侧甲角旁的厉兑穴。
胃经的养生调理之道
从胃腑功能分析可得知: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其他各脏腑都有经脉与阳明相通,接受阳明的气血,故只有阳明经气血俱多才能满足各脏腑的需要。我们全身的脏腑、筋脉、肌肉、皮毛全依赖气血、津液的充养,一旦胃经功能紊乱,脾胃失调,气血津液化生不足,人体的脏腑、筋脉、肌肉、皮毛就会受损,尤其是容颜最易衰老。因为胃经循行过面部,中医讲“阳明脉衰,面始焦”,所以想美容、不想面色憔悴的活,应保养好自己的阳明经。辰时是胃经气血最旺盛的时候,因此此时调理胃经气血最为适宜。脾胃经循行于腿的两侧和胸腹部,所以揉搓敲打两腿或推摩胸部都是滋养脾胃的好方法。
如果经常不吃早餐,夜间分泌的胆汁积聚在胆囊中,就会造成胆汁浓缩,析出胆固醇结晶,长此以往容易诱发胆结石。
因为早晨的时候,夜间的阴气还没有清除,大地的温度尚未回升,体内的肌肉、神经及血管等都还处于收缩的状态,如果此时继续吃喝冷凉的食物,必定使体内的相关系统更加挛缩,血流更加不畅。可能刚开始吃喝冰冷的食物时,不觉得胃肠道有任何不适。但随着时间或年龄的逐渐增长,就会发现怎么也吸收不到食物精华,身体长不结实,或是大便老是稀稀的不能成形,更或是皮肤越来越差,或是喉咙老是隐隐有痰,感觉不清爽,时常感冒,总之小毛病不断。这就是伤了胃气,伤了身体的抵抗力。此要特别注意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鱼、蛋黄、香菇、豆类、菠菜和芹菜等,还要多加注意科学调剂饮食,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促进机体对铁的吸收。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第三十》曾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的论述。阳明经脉接受了食物之后,再经元气的温煦将其变成水谷精微输布全身,这种精微物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气血”了。脾胃健壮,人体气血就会充足;脾胃虚弱,吃进去的食物不能消化,气血就会生化无源。
按摩胃经上的重要穴位四白——养眼美颜第一穴
四,指四面八方,亦指穴所在的周围空间。白,可见的颜色。穴名意指胃经经水在本穴快速气化成为天部之气。
本穴物质为承泣传来的地部经水,其性温热,由地部流至四白时,因吸收脾土之热而在本穴快速气化,气化之气形成白雾之状充斥四周。
按揉四白穴对眼睛很有好处,常按四白穴,可缓解眼部疲劳,能提高眼睛机能,对近视、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另外,四白穴还是很好的养颜美白之要穴。
通常,四白穴又叫“养颜穴”或者“美白穴”。按压这个穴位,可以去除眼部的皱纹,美白的效果也非常不错。长期坚持,慢慢地面部皮肤会变得细腻,更有光泽。
位置:该穴位于人体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双眼平视时,瞳孔正中央下约2厘米处。
按摩方法:以两手食指按揉该穴,按揉时,手指不要移动,按揉面不要太大,每次1—2分钟,每天两次。
功效:对目赤痛痒、目翳、口眼歪斜、头痛眩晕有很好的疗效;此穴也具有去除眼部皱纹、美白肌肤的美容功效。天枢穴——腹泻便秘的克星
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实验和临床试验证明,针刺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症候,具有显着的功效。
为何天枢穴能够既止泻又通便呢?临床实践证明,穴位所发挥的作用机制与用药完全不一致。它的特点在于,对机体的不同状态有着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通俗地说,天枢穴作为胃经的募穴,胃有什么异常,这里都会有所反应。按揉天枢穴,就会通经舒络,把异常导向正常。腹泻和便秘的症状虽然完全相反,但其根本还是胃肠出了问题,按揉天枢穴,疏通经络,使人体走向正常,而止泻和通便都是正常的表现。
位置:该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二寸。
取穴时先定位肚脐,然后旁边三横指处取穴,即是该穴。
按摩方法:仰卧于床上,或坐在椅子上、沙发上,解开腰带,露出肚脐部,尽量放松,取天枢穴,分别用拇指指腹压在两侧穴位上,力度由轻渐重,缓缓下压,持续4—6分钟,将手指慢慢抬起(不要离开皮肤),再在原处按揉片刻。功效:主治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还有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承泣——治疗眼疾的要穴承泣穴的主治疾病为近视、夜盲、眼颤动、眼睑痉挛、角膜炎、视神经萎缩、眼睛疲劳、迎风流泪、老花眼、白内障等常见的多种眼部疾病,需要采用其他相关穴位(攒竹、睛明等)一同治疗才能取得显着效果。此穴是治疗眼疾非常重要的穴道之一。
按摩承泣穴,对于预防假性近视或预防近视眼度数的加深有好处。可使眼周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消除黑眼圈。经常按摩承泣穴还可防治眼袋松弛。承泣穴是胃经上的穴位,可远调胃部,所以此穴能提高胃部机能;承泣穴又位于眼球正下方,约在眼廓骨附近,可治眼疾。位置:承泣穴在面部,眼睛下方。定位此穴时眼睛看着正前方,眼球直下,眼眶下缘凹陷处就是承泣穴。
按摩方法:用两手食指尖贴穴部,拇指靠颧骨,先捏后揉。捏时吸气18次,揉时呼气18次。
功效:主治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痉挛、近视、夜盲、眼颤动、角膜炎、视神经萎缩、眼睛疲劳、迎风流泪、老花眼、白内障等常见的多种眼部疾病。